參觀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70年特展 柯文哲:紀錄每個時代臺北人的集體記憶

(圖說:市立文獻館透過數位資源運用,增加更多史料文物的蒐藏。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長柯文哲4日出席「第70話—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特展」,他在致詞時肯定市立文獻館70年來對於臺北市史料、文物保存,以及數位保存技術應用的貢獻。他說,這些紀錄每個時代臺北人的集體記憶,應該要繼續妥善保存、傳給下一代。他並一一參觀「紙上浮生」、「和風習習」、「閑話東西」、「返景原鄉」、「繪聲繪影」及「一頁臺北」等六大主題區、精選逾百件的經典文物。

柯文哲表示,市立文獻館從民國41年創立,到今年已70年,這7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卻紀錄了臺灣歷史上變動最大的時代。文獻館自成立以來,從早年芝山岩史前遺址的發掘報告、臺北市古蹟的調查、志書纂修與《臺北文獻》季刊、主題專書、紀錄片出版之外,還有口述歷史座談等資料。柯文哲說,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事,都是臺灣的歷史,應該忠實地保存下來,至於後世要怎麼去判讀,那是後代人的事,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就是把文獻好好保存下來。

(圖說:臺北市長柯文哲4日出席「第70話—臺北市立文獻館典藏特展」。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

柯文哲接著說,近十年來,市立文獻館透過數位資源運用,增加更多史料文物的蒐藏,目前共蒐藏了1萬5,226件史料文物。這次辦理的第70話特展,展出164件真品原件、212件數位運用的電影本事、海報與老照片,橫跨清代到戰後政府來臺時期。包括首度公開的「泰雅族貝珠衣」,還有18世紀初兄弟分家的古契、漢人與原住民土地買賣的契書等。柯文哲表示,一般來說,文明的國家非常重視整理、保存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史料是大家的集體記憶,市立文獻館就是要蒐集並保存這些集體記憶,再傳給下一代,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獻館在這70年來做了很多工作,期待在未來的時代,文獻館繼續致力於保存臺北市在每個時代應該被紀錄下來的東西,讓它們成為臺北歷史的一部分。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