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5成顏損者面試曾遭不友善對待 陽光推「職場臉部平權行動指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畢業季即將到來,社會新鮮人磨拳擦掌期待進入職場一展所長、發揮個人價值!但顏損者卻因外貌特徵,在此階段面臨挑戰。據陽光基金會最新「顏損者求職經驗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燒傷與顏損者在求職過程中,曾遇不友善的面試經驗,或是遇到面試官的提問顯示出對其外貌的顧慮,甚至要求顏損者揭示疤痕或胎記!

逾5成燒傷與顏損者 面試曾遭受不友善經驗

本次調查219位填答者中,138人(63.0%)有面試的經驗,其中52.7%的燒傷與顏損者在面試時會遭遇至少一種不友善的經驗!最常遇到的前三種狀況分別為:面試人員的提問,讓顏損者覺得面試人員對其容貌有許多顧慮(31.2%);其次,面試人員注視顏損者的眼神或表情,讓他感覺不舒服(22.5%);第三,被面試人員要求揭示胎記或疤痕等有特徵的部位(21.0%)。

調查也發現,40.5%顏損求職者求職準備過程中,呈現中高程度的焦慮,主要會焦慮外表影響錄取,或擔心因燒傷而被質疑工作能力。219位填答者中,148人(67.6%)有求職準備的經驗。雖然絕大多數顏損求職者已具備職缺所需之專業技能,可仍有40.5%求職者的焦慮程度達到中高程度及以上(7~10分)。

焦慮原因常與外表有關 企業坦承以貌取人

求職網調查(2023)指出,有39.2%的企業坦言,曾經以求職者「履歷照片的長相」,當成面試邀約與否的「篩選機制」;還有26.6%的公司表示,曾經在面試求職者時「以貌取人」,結果求職者錄取到職後,企業因此後悔過的比例,也高達了61.2%。

陽光調查問卷也有傷友表示:「面試時被問說疤痕這麼恐怖,輪值中夜班會不會嚇到人?」或是「應徵櫃台職缺,當場被改請去面試房務。」

職場臉部平權行動指引 創造共融職場環境

為解決聘僱雙方的不理解甚至焦慮、歧視行為的發生,陽光基金會特地蒐集文獻與傷友經驗後,編撰「職場臉部平權行動指引」,讓雇主可以從招聘,到職場互動有所依循,營造更多元共融(DEI)的職場環境,有能力的求職者(無論顏面外觀是否有特徵),也有機會一展長才!

【延伸閱讀】

四成燒燙傷年長者未婚、離婚喪偶 陽光基金會籲捐款照護生活困境

顏損家庭同時也是經濟弱勢 陽光基金會「零錢捐」助生活好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8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