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3個父母基因! 「三親嬰兒」是否合法?各國爭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電影《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喚起各界對於醫療倫理的探討。近年基因編輯工程快速發展,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節目探討「三親嬰兒」,由於母親粒線體突變,為了避免遺傳給孩子,透過基因編輯混合DNA技術,由第三親提供正常粒線體卵子,創造嬰兒,避免下一代罹患粒線體突變相關疾病。此技術在英國合法化使用,然而,跨代根除遺傳性疾病,至今仍存在醫療倫理爭議。
「粒線體」宛如發電廠 突變恐引發多種疾病
「粒線體」宛如人類細胞的發電廠,負責生成細胞所需能量。粒線體DNA約為1.7萬個鹼基配對組成,構成了37個基因。一旦突變恐與眾多疾病高度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且當基因發生問題,便會透過母親的卵子遺傳給胎兒,造成致命的粒線體疾病,恐造成腦損傷、肌肉萎縮、心臟衰竭和失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50種罕見疾病與粒線體缺陷有關,當母親具有粒線體缺陷,可能有流產風險。
DNA混合技術基因編輯 製造三親嬰兒
生殖系統突變多與遺傳因素相關,遺傳性疾病恐影響下一代健康。「跨代根除」,意即若這一代有遺傳問題,透過基因編輯讓下一代根除疾病,甚至進行「改造」,目標達到「跨代根除」(Inter-generational Curation)。這樣被改造後誕生的嬰兒,被形容為「元宇宙嬰兒」。
▲▼「三親嬰兒」是透過基因編輯混合DNA技術,由第三親提供正常粒線體卵子,創造嬰兒。(台大公衛團隊提供)
2015年英國首例「三親嬰兒」誕生,將粒線體替代療法(MRT)合法化,防止因粒線體突變而導致嚴重疾病遺傳。英國生育監管機構人類受精和胚胎學管理局(HFEA)已證實至少1名孩子透過粒線體替代療法誕生。透過該程序出生的英國兒童目前不到5名。
英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將具有不健康粒線體的受精卵(胚胎),保存父母細胞核內的物質,並且破壞或移動捐贈者細胞核,並將其替代為父母細胞核的物質。或是透過保留母親卵子的細胞核內物質,植入健康的卵子中,以改善相關疾病問題。(Nature News 2023, First UK children born using three-person IVF: what scientists want to know; BCC New)
三親嬰兒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誕生的技術,藉由另一名女性提供帶有正常粒線體的卵子,在去除細胞核之後,植入患者的細胞核。這樣形成的卵子或是受精卵,繼承了正常的粒線體,避免粒線體缺陷造成的疾病。
粒線體替代療法 預防遺傳性疾病
2016年,一家美國診所也宣布誕生「三親嬰兒」,為了防止母親將缺陷的粒線體傳給下一代造成疾病。因此藉由粒線體移植,替換掉有缺陷的粒線體,再將改造的卵受精並植入子宮受孕。
此案例中,母親是一名「萊氏症候群」帶原者,萊氏症候群是因為在粒線體DNA由T構成的8993序列,發生了G的替換(T>G),隨著比例越多,突變程度越嚴重。罹患萊氏症候群的小孩難以活過2、3歲,他們會喪失心理、運動及吞嚥能力,且會呼吸困難、嘔吐腹瀉、以及難以成長。
該名母親本身雖然未出現症狀,但仍歷經4次懷孕失敗和2次孩子早逝。她透過粒線體替代療法之一的紡錘體轉移,於2016年4月產下1名三親嬰兒。因美國尚未核准此療法,故手術於墨西哥執行。但這樣的手術同時也引發疑慮:這樣的嬰兒是否會攜帶原生母親的粒線體DNA並影響健康?
▲▼「粒線體替代療法」目前有兩種方式:原核轉移與紡錘體轉移。(台大公衛團隊提供)
為了得知三親嬰兒能否避免遺傳到萊氏症候群或是其他粒線體疾病,研究人員對這名男嬰做了64個粒線體DNA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評估母系mtDNA轉移率(遺傳比例),同時以母親的血液、毛囊及尿液做為對照。發現母親的mtDNA異質性程度在血液、毛囊及尿液分別為24.5%、23.27%、33.65%;而男嬰64個粒線體DNA在8993序列僅有5.7%的轉移。
在男嬰各部位的粒線體DNA 8993序列中,發現到>>G突變的程度落在2%至10%以內,明顯比母親的異質程度低了至少15%,證明紡錘體轉植的技術能育出低mtDNA突變嬰兒,能避免這樣的遺傳疾病傳遞。(Reardon, S. Nature 544, 17–18 (2017).; Zhang, John, et al. 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 2017)
英國粒線體捐贈合法化辯論
電影《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劇情描述,姊姊凱特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只能透過臍帶血進行治療,但因家人的骨髓皆不匹配,因此醫師建議先透過試管匹配,再將胚胎植入母親體內生育。因此,妹妹安娜從出生便一直成為姐姐的捐贈者,直至姊姊16歲後,安娜決定聘請律師控告父母,希望能取回自己的身體所有權。電影最後揭露,其實是姊姊拜託安娜控告父母,因為她不希望自己再以這種方式生活下去,雖然最後姊姊去世,但也帶給觀眾許多關於「被決定嬰兒」以及醫療決定權的省思。
三親嬰兒的問題比電影更複雜,除了涉及到3個基因貢獻者,粒線體捐贈屬於實質貢獻遺傳物質,需規範其與兒童在社會及法律上地位關係,並考量對兒童自我意識潛在影響,以及嬰兒未來遺傳物質遞移性。
根據英國《人類受精和胚胎學法案》,粒線體捐贈合法化之前需獲得英國議會兩院贊成。從社會面來看,相關行為者包含粒線體捐贈者、患有粒線體疾病的準母親以及未來的孩子;專業面需通過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委員會、衛生部以及HFEA評估;文化面則包含爭取合法化團體(如英國肌肉萎縮症協會)和反對合法化團體(如基督教醫學聯誼會)。
對於是否合法的過程辯論中,菲爾德生物倫理委員會表示:「線粒體捐贈並不表明,無論是在生物學上還是在法律上,任何關於孩子有『第三個父母』或『第二個母親』的概念。」
衛生部表示:「現有科學證據表明促成個人特徵和特質基因僅來自核DNA,而核DNA只會來自擬生孩子的母親和父親,捐贈粒線體DNA不會影響這些特徵。」
HFEA表示「需明定粒線體捐贈者不能識別,使粒線體捐贈更像器官捐贈而非卵子或精子捐贈的政策觀。」英國於2015年通過粒線體捐贈合法化,並開始進行最終安全檢查並建立許可程序規範。
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分子手術刀-基因編輯(II) 三親嬰兒
未知極大風險 英美多位專家反對
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基因改造,不符合醫學倫理,這項技術一旦實行,可能會催生「設計嬰兒」,即父母會透過人為方法選擇孩子的眼睛顏色、身高和智力水平等條件。44名英國議員給衛生大臣寫公開信,表示對這一進程感到擔心,並警告英國試圖修改胚胎有可能會違反歐洲法律。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專家組主席桑德爾特別致函HFEA,示警建議英國不要繼續該項實驗;加州大學助理教授克努普菲勒也強調,這是一片未知領域,這種技術下誕生的嬰兒會有遺傳性基因改變,對於他們的後代而言,還有極大的未知風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3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