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嬤急性膽囊炎生命跡象不穩 「1治療方式」安全解除危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高齡90歲的林奶奶由於腦幹中風長期臥床,並由家人透過胃造廔口協助灌食。五個月前,林奶奶因高燒不退、灌食消化不好而被送至急診,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林奶奶的病況為膽結石所引發的急性膽囊炎,考量其生命徵象不穩,在與家屬溝通後決定執行「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引流膽汁並取出膽結石。術後隔日林奶奶順利退燒,各項指標也趨於穩定,一個月後回診取出支架,復原狀況良好。
膽結石無明確致病因 4F為好發族群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指出,若是膽囊因膽結石阻塞膽囊管,使原本膽囊內的膽汁因滯留而有大量細菌滋生,有可能會造成急性膽囊炎。膽結石的形成目前在醫界並沒有明確致病因子,而根據美國研究統計,膽結石的發生率約10%-20%,有「4F」特徵的民眾為好發族群,即女性(Female)、40歲(Forty)、肥胖(Fat)與多胎產婦(Fertile),另外,一些內科疾病,比如肝硬化、遺傳性高血脂、出血消化性潰瘍手術後等,也都是危險因子。
急性膽囊炎嚴重恐致命 治療分2方式
急性膽囊炎的症狀是心窩下或右上腹位置有強烈腹痛,發作時會持續數小時,同時可能伴隨發燒、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的話,有可能導致膽囊局部化膿、壞死甚至破裂。有的時候,膽囊中的膽結石會掉入總膽管,造成膽管阻塞、膽管炎,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
陳建華表示,急性膽囊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外科手術與內科引流兩種,外科手術即是以傳統剖腹或微創腹腔鏡的方式將發炎的膽囊完整摘取,一般通常會以外科手術作為主要選擇。但若是病人有高齡、多重共病等風險考量,則另有內科引流的選擇,包括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併支架膽囊引流術以及內視鏡超音波導引膽囊十二指腸吻合術三種。
清淡飲食為主 出現腹痛、發燒快就醫
陳建華提醒,本身有膽結石的民眾若食用太過油膩的食物,可能會使膽囊劇烈收縮,導致結石卡在膽囊管,引發膽囊炎,因此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此外,若出現強烈脹腹痛甚至發燒時,務必盡快前往就醫,避免引發嚴重併發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1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