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未來的我: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的自我調節心理學
許多人儘管努力地面對每一天,卻也不斷活在後悔中。該怎麼改善這種情況?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更準確地預測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邊池盈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為基礎,提出8項實用的心理工具,幫助我們學習更具體的自我調節技巧,好與「未來的自己」更親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各種選擇面前,我們經常覺得矛盾,想著這樣做會如何,那樣做又會如何,內心傳來各種聲音。大多數的選擇都涉及了會隨時間變化的價值觀,也往往取決於把焦點放在現在或是未來。
比方說,手邊有幾萬元閒錢,如果拿去買新手機,現在的我會很高興;若是留到明年當成旅遊經費,那麼明年的我會很開心。如果和朋友去吃香甜的蛋糕,現在的我會立刻得到滿足;但若嚴守節食計畫、回家吃沙拉,日後的我會感到欣慰。當然,總是以「將來」「以後」「未來」為考量而選擇未必是對的,應根據狀況,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尋找平衡點。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我們制定中長期目標並按計畫執行時,一定要考慮到未來的自己;凡是將來會讓自己後悔的話語、行動、決策──不管是短短幾天、一週、一個月,還是一年後──都應該盡量避免。
那麼,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接下來,先帶大家看看目前為止相關的心理學研究,看看對「未來我」的想法會如何影響人們的決策。
「未來我」其實是他人?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之所以很難做出符合長期目標的好選擇,是因為我們把「未來我」當成他人,而不是自己。很意外吧?所以即使現在抽菸會影響將來的身體健康,許多人還是毫不在意,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別人」的健康。
研究顯示,人們在回憶過去或想像未來時,會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而非「目前我」;也就是說,想到「未來我」時,大腦的反應會像看到另一個人一樣。舉個例子,人們傾向於把為了將來而存的錢視為對他人的捐贈,這種想法越強烈的人,儲蓄對他的價值就越低。
雖然未來的自己感覺就像他人一樣遙遠,但在某些條件下,還是會讓人覺得近在眼前,這是受到「未來的自我連續性」(future self-continuity)影響──意指人們能在「未來我」「過去我」「目前我」之間感受到多少連結,連結感越緊密,就代表未來的自我連續性越高,反之則越低。
為什麼總是習慣拖延?
各位身邊一定有這種人:學校作業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交,簡報一定要等到會議前一天才熬夜準備。在拖延的過程中,這些人並非隨心所欲地耍廢擺爛,而是大部分時間裡都懷著沉重的心情思考,永遠晚一步才開始行動。研究顯示,人們拖延的理由可說形形色色,例如求好心切、負面情緒、擔憂、焦慮、自我調節困難、缺乏動機、害怕被批評、對失敗的恐懼、生活不適應、壓力、個性特質、健康狀況⋯⋯另一方面,拖延這習慣也與未來我有密切的關係。
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未來的自我連續性」越強的人,拖延或迴避問題的狀況就越少。不論是把現在該做的事往後延(等於把事情推給未來的自己);或是把現在該解決的問題當成別人的事,假裝沒看到或默默忽略,都是因為對未來要經歷的困難缺乏足夠的認同或思考。
有趣的是,練習加強與未來我之間的連結,有助於增加等待回報的耐心。連結性越強,就越不容易沉迷於當下的物欲,而能克服誘惑,為將來儲蓄,也為未來的自己做出更理性的決策;如果是學生,連成績都會變得更好喔!
本文摘選自《拯救未來的我: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的自我調節心理學》,圓神出版。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3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