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延長就業 具延緩失智、解決產業問題等3優點
勞勃狄尼洛主演《高年級實習生》描述退休男子重返職場成為老年實習生。台灣社會老齡化又少子化,15-64歲主要工作年齡人口逐漸減少。根據各國研究,高齡者持續就業,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與社會連結、繼續自我實現,甚至可以減緩失智風險,防止語言記憶過早衰退,降低社交孤立導致中風與心臟病患死亡的風險。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組長黃素珍說明,從全球趨勢、產業需求以及個人身心健康來看,高齡延長就業對於三方面都有好處。
台灣產業問題:勞動力缺乏、晚近早出
黃素珍強調,台灣產業最大問題為「勞動力缺乏」,高齡少子化導致台灣勞動人口減少,加上軍公教有退休金優惠利率而提早退休,因此台灣的平均退休年齡為60-61歲,較歐美日更早退休,而台灣的高齡勞動參與率也居國際末段班;台灣就業市場另一個特色「晚進早出」,不少大學生畢業後攻讀碩博士,平均就業年齡上升到23歲,相較歐美國家20、21歲就進入職場來的晚。
有鑑於此,我國2020年底施行「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銀髮人才服務據點的高齡勞動參與率+6.4%,僱用獎助吸引高齡勞動力+5.6萬人,職務再設計111年協助1.7萬高齡者就業。6項核心重點如下:
1禁止年齡歧視
2協助在職者穩定就業
3促進失業者就業
4支持退休者再就業
5推動銀人才服務
6開發就業機會
全球發展趨勢:運用高齡者經驗、擴大職工健檢
日本已是超高齡社會,且少子化嚴重衝擊國內勞動力。不少企業紛紛協助高齡延長就業,如Nojima家電零售商「員工年齡上限為80歲」,且讓員工可靈活調整工作天數和時間;Biso Kanri建築維護業務公司將退休年齡提高到70歲,讓高齡員工進行房屋古蹟維修較不吃重的工作,每天重複的動作適合高齡者,且高齡者與客戶溝通比較耐心又貼心。不少公司運用高齡者經驗傳承,同時擴大職工健康檢查服務,進行符合高齡員工需求的健檢項目。
台灣也有例子,疫情趨緩觀光業復甦後,短期間招聘不到員工,礁溪老爺酒店開出「壯幫手」全新概念職缺,將職務拆解再設計,提供重複性高、簡單又可獨立完成的工作項目,適合壯世代(戰後嬰兒潮世代)勞工。
高齡延長就業或再就業 維持個人身心健康
黃素珍引述調查說明,高齡者想工作的原因,55%為經濟需要,其餘還有希望對家庭和社會貢獻、想維持體力勞動、怕無聊打發時間、避免大腦退化、持續和社會互動避免脫節、想傳承經驗與技術等。根據各國研究,高齡延長就業或再就業,對於個人身心健康有諸多好處:
1多工作一年,失智風險減少3-5%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比起60歲就退休的人,65歲才退休的人罹患海阿茲海默症的比例降低14%,平均只要多工作1年,失智風險可以減少3-5%。
2退休後的語言記憶能力會減少38%
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也發現,勞工從職場退休以後,認知、語言記憶的能力
會比退休前明顯退化38%。
3退休後社交孤立恐導致中風、心臟病患增加30%死亡率。
美國心臟協會期刊針對48萬民眾追蹤7年也發現,社交孤立的時候,罹患中風與心臟病的比例會提高,死亡率更是增加30%。
輔助高齡勞工 應用科技客觀量化高齡工作適能評估
1科技職能檢測
依循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方法,且運用科技檢測高齡者的心肺耐力、肌力與肌耐力、身體組成、柔軟度等生理數據。
2就業能力與性向評估
整合適用性項測驗(GATB),並統整專業技能、體適能、生活圈等客觀與主觀意願作為職務再設計及工作類型匹配的依據。
3培訓與府護具規劃
針對企業主與高齡就業者需求,提供MR(實虛結合)職能再培訓,或視需要提供個人動作功能回覆感應府護具。
4就業媒合
優先應用產業:如服務業、知識型服務業、機械金屬加工業等。配合遠距作業指導、跨齡經驗/傳承互動協作平台等。
職務再設計 工作好助力
落實身心障礙者、中高齡者就業服務工作。勞動部也推出「職務再設計」協助雇主與勞工改善工作設備、工作條件、工作環境、提供就業輔具及調整工作方法,排除員工工作障礙。
適用對象:身心障礙勞工、中高齡及高齡勞工
補助金額:每個案每年最高補助10萬元
常見補助就業輔具:身心障礙者多以障別所需輔具,如助聽器、電動輪椅、擴視機等;中高齡及高齡者:多以提升勢力與省力輔具為主,如個人掛燈、尺狀放大鏡、放大工作燈、油壓升降台車、省力手推車等。
健康樂活聯盟總召集人彭裕民呼籲,台灣高齡化,儘量讓有意願、有能力的資深國民,能夠繼續在就業市場有所貢獻。為了協助高齡員工就業,科技的輔助就顯得相當重要。例如德國汽車公司為了高齡員工特別打造專屬生產線且提供較多休息時間,讓高齡員工經濟穩定、公司省下培育新人費用,社會就業結構也能穩定,達到三贏局面。
2022老齡化社會對策 6個一體面相
1就業和收入
如工作機會無年齡限制、建構人人安心的公共年金制度、資產建設支持。攸關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長以及勞動力市場。
2健康與福利
包括全面推動健康促進、可持續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加強照護服務以實現照護靈流失、運行可持續的高齡者醫療保健系統、失智對策的推進(共生與預防)、生命最後階段的醫療、推動建構以居民為中心的互助體系、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旨在維持良好生活品質與健康獨立的生活。
3學習與社會參與
如促進學習活動、社會參與活動的推進,目標達到整合與參與、終身學習與化育合作。
4生活環境
確保富裕穩定的住宅、全面推進適應老齡化社會的社區建設、確保交通安全並防止犯罪與災害、推薦使用成年監護制度。
5研究開發對國際社會的貢獻
利用先進技術振興老年市場,促進研究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並與其他國家分享知識與問題。
6促進各代人積極參與
全民積極參與計畫、婚姻支援、孕育支援、男女兼職,讓老齡主流化並達到性別平等之目標。
備註:此篇新聞出自健康醫療網。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