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鱟海洋 保育「泥灘上的活化石」走過25年

圖說:鱟在4億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就已出現,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圖片來源:金門縣政府)

4億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就已出現,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鱟,在台灣本島已幾乎完全絕跡,僅澎湖離島偶可一見。2017年,台南市四草海岸也曾捕獲1尾3公斤多的成鱟,但屬十分罕見的紀錄。

金門因為長期軍管,海岸不得任意進出,提供牠們棲息、繁衍的安全環境,西、北海岸潮間帶仍有穩定的族群分布,但近年隨著開發腳步的逼近,也同樣面臨棲地破壞,發現數量銳減的生態危機。

1999年12月,陳水在縣長主政時公告畫設400公頃「金門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育區」,將當年國共戰場變成生態保育搖籃。同時由縣水產試驗所進行稚鱟復育計畫,希望這種在4億年前就出現,2億年前演化成目前模樣的鱟,在金門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2013年3月,金門縣長李沃士與嘉義縣長張花冠於布袋海景公園南側沙灘共同宣讀「鱟保育宣言」,放流成鱟3對及稚鱟2千尾,各級民代及學校團體300多人共襄盛舉,並由「雲嘉南號」遊艇載運1萬8千尾稚鱟至好美寮潟湖北端溼地放流,標誌著金門原生種鱟群進軍台灣,開啟各地復育工作的新里程。

金門縣府在過去的25年,歷任縣長陳水在、李炷烽、李沃士、陳福海和楊鎮浯,均帶領縣府和縣水試所團隊下海放流鱟隻,範圍涵蓋建功嶼、夏墅、雄獅堡及古寧頭南山、北山、洋山、田墩、西園、官澳和烈嶼鄉埔頭、上林潮間帶,期待可以彌補自然生產力的不足,充實金門沿海多樣化漁業資源。

但這種披著一身甲殼,外型像鋼盔,且雌雄成對出現,又有「鋼盔魚」、「鴛鴦魚」與「夫妻魚」之稱,地區特有海洋最大型底棲性甲殼類動物,近年並未隨著年年多次放流而顯著增加,甚至愈來愈難得一見,讓許多鄉親質疑:「它們都到哪裡去?」

縣水試所長期觀察,2019年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的鱟,稚鱟在野外自然繁衍下,活存率本來就偏低,過去曾有學術單位嘗試在鱟體用塗料標識,以做為存活數量的調查參考,但稚鱟體型太小,稍大鱟隻又會脫殼長大,這種作法實際行不通,最後只能在成鱟植入晶片辨識,但樣本數太少,也無助於野外族群與放流長大的區別和評量。

不可諱言的是,曾是鱟群最大棲地的后豐港一帶,因為建港工程帶來嚴重的人為干擾,導致棲地遭受結構性的破壞,如今已幾乎絕跡。近年,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的高速建設,對兩岸海域也帶來環境衝擊,但是否破壞古寧頭保育區的棲地環境,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評估。

隨著國旅熱潮的爆發,建功嶼成為熱門景點之一,水試所即曾發現走過潮間帶的遊客捕捉幼鱟把玩,讓這種生態旅遊主角之一的野生動物,在遊客好奇有樣學樣下遭到騷擾。未來,主管機關縣府觀光處和水試所有必要在岸邊立牌禁止,讓鱟群有更友善的生存空間。

縣水試所配合「世界海洋日」將於10日舉辦「承先啟鱟」三棘鱟環境教育活動,內容包括安排潮間帶講堂及實地踏勘、放流稚鱟,期待這是另一個扎根海洋生態保育,守護大自然朋友的新開端。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