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疫觸即發」特展鐵道部園區登場 看見臺灣百年島嶼戰疫史與集體記憶
回顧臺灣社會,百年來也曾有多次戰疫經驗,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於鐵道部園區推出「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從公衛、交通與人民視角,介紹臺灣百年來的防疫經驗與現代轉型過程。
臺博館於27日在鐵道部園區舉行開幕記者會,由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長洪世芳主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臺灣醫學史學會理事長張秀蓉、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張淑卿等多位貴賓均出席,在臺博館館長洪世佑的陪同下參觀展區。
洪世佑表示,COVID-19影響全球文化機構,嚴重衝擊博物館運作。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2020年對全球博物館進行兩次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都指向博物館將面臨閉館潮、失業危機與數位轉型三大難題。臺博館除透過科技傳播與國際交流,提升博物館的使用率,也特別順應時下觀點,結合時事與臺灣史的角度,推出「疫觸即發特展」,橋接當代議題,更積極在教育推廣業務上結合數位與跨域轉型,藉此引發觀眾對生活環境的討論及反思,希望提供大眾另一種思維來認識疫情的影響。
「近代公衛與防疫」,是臺灣重大的現代化事件,公衛制度的推行,往往給傳統文化帶來衝擊。「疫觸即發」展覽以防疫為主軸,藉由臺博館日治時期以來館藏的浮世繪、畫報、照片、卷軸等,以及漢人民俗文物,搭配戰前戰後衛生檢疫史料,加上民眾訪談、防疫物品等素材,開啟臺灣百年防疫的時光旅行。
本展以「近代交通」為切入點,並以歷史性的視野,來看19世紀乙未戰役的浮世繪和戰地衛生報告,對比不同視角的戰事觀點、軍隊染疫情形。在經歷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1895年運兵船「未上岸即染疫」的澎湖之役等事件後,日本在臺灣建立海港檢疫制度、發佈傳染病預防規則等防疫政策,開啟臺灣人前所未有的防疫體驗。
嚴格的檢疫措施,引發政府和在地社會的緊張關係,從當時的報導可以看出有些民眾認為用消毒藥水是「冷水害人」、火葬則是「燒人身屍」,解剖則是「破人屍身」等,反映當時檢疫措施對本島人喪葬文化的衝擊。民間社會對防疫措施多有不適應,常尋求傳統醫療文化,仰賴求神問卜拿取漢藥治療,加上郵便與鐵道等現代的交通制度發展,其網絡也成為傳染病擴散路徑,均成為傳染病防治的挑戰。
戰後,政治情勢動盪,海港檢疫廢弛、走私貿易興盛,傳染病再度爆發,在1946年因缺乏配套的疫區封鎖政策,導致布袋發生警民衝突的悲劇事件,所幸臺灣在1950年代,透過美援與國際援助,搭配校園衛教、兒童預防接種等措施,以及基礎衛生建設逐漸提升與完備,逐步邁向公衛先進國家。
展覽最後以21世紀臺灣重大傳染病事件,包括SARS、COVID-19等防疫經驗為主軸,介紹臺灣齊心抗疫與創新突破的集體記憶,同時呈現疫情下的社會影響、產業震盪等統計資料,提醒大眾社會重建與經濟復甦是需要全民合作的漫漫長路,惟有充分了解才能有效防禦。臺博館「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即日起展至明年11月6日,防疫期間請預約入館。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