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陸蟹路殺 新北校園宣導 路殺防治

防陸蟹路殺 新北校園宣導 路殺防治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在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辦理「路殺環教講座」,由臺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常務理事李政璋博士擔任講師,向校內學生宣導陸蟹生活史特性及 路殺防治 概念,建立環境保育向下紮根。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在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辦理「路殺環教講座」,由臺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常務理事李政璋博士擔任講師,向校內學生宣導陸蟹生活史特性及 路殺防治 概念,建立環境保育向下紮根。
圖說: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在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辦理「路殺環教講座」,向校內學生宣導陸蟹生活史特性及路殺防治概念。(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米倉國民小學鄰近淡水河口,陸蟹生態資源豐富,師生長期關注螃蟹生態保育且自主調查觀察螃蟹出現的地點,在校園內設置護蟹地圖標註從淡水河岸經龍米路二段至校園道路上出現的熱點,讓校園內的學生及行經道路的車輛能在多加留意陸蟹的出沒,學生們也於左岸自行車道旁與民眾講解陸蟹生態,希望透過生態行動團隊的力量,讓往來的民眾能更留意腳步,重視陸蟹安全。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在八里區米倉國民小學辦理「路殺環教講座」,由臺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常務理事李政璋博士擔任講師,向校內學生宣導陸蟹生活史特性及 路殺防治 概念,建立環境保育向下紮根。
圖說:農業局於五股區中直路上進行生態調查。(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

陸蟹多半為夜行性,選擇在溼度較高的雨後活動,潮溼的洞穴是他們安全的休憩地,食物來源多數以植物的枯枝及樹葉,海蟹身體鮮豔且體毛較多,視覺上較陸蟹美麗。日前李政璋於講座介紹部分陸蟹屬於迴游型初期於海洋中渡過,因此母蟹在陸地上懷孕後須往水邊遷徙將幼體釋放於水中,而這段遷徙路徑最容易遭受到路殺危害。而陸封型陸蟹生活史皆在陸域完成,不需要進行生殖遷徙,所受到的路殺危害雖然比海洋性物種還要輕微,但在雨後會爬到馬路上活動也難免受到其路殺之危害。根據觀察,每年7月至9月為陸蟹繁殖期,同時也是最常遭受路殺季節,目前台灣所設置防路殺裝置以誘導為出發構想,利用道路兩側架設綠色帆布擋牆,間隔並引導陸蟹能沿著綠色帆布攀爬順利的進入地下涵洞。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