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臉部突歪斜不對稱 竟是「骨軟骨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40歲女性,近年下巴逐漸歪斜,顏面變得不對稱,不只影響咬合功能,自信心也受損,就醫經影像檢查後發現,竟是右側顳顎關節髁頭腫瘤導致。在接受右側顳顎關節髁頭腫瘤切除及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手術,並結合正顎手術後,改善了上下顎歪斜問題,順利解決長期困擾的咬合問題與顏面不對稱,術後恢復良好,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骨軟骨瘤為良性但生長緩慢 常發現時腫瘤已大需關節重建

林口長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林彥宏醫師表示,造成這位患者下顎骨歪斜的原因為骨軟骨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常見於身體長骨,發生於顱顏面骨的機率極低,僅約0.6%。由於腫瘤生長緩慢,患者多在病程發展數年後,因咬合異常或顎骨歪斜,影響進食和容貌,才就醫檢查,此時腫瘤體積通常已較大,切除後往往需同步進行顳顎關節重建。

3D列印技術導引手術 成功重建顳顎功能

以往患者大多考慮自體肋骨進行重建,但自體肋骨移植需額外取骨傷口,且術後可能出現肋骨吸收,增加術後不確定性。相較之下,人工顳顎關節重建手術使用人工顳顎關節植入物,不需額外取骨傷口,且術後效果更為穩定,已成為歐美國家顳顎關節重建的首選。

為了達到精準的手術結果,手術前林彥宏主任利用數位模擬來規劃,利用3D列印技術導引手術的進行,手術於全身麻醉下進行。同時腫瘤切除是透過耳前切口進入,因此術中需特別注意顏面神經的位置,以降低神經損傷的風險。再加上病患先前曾於他院接受顳顎關節腫瘤切除手術,導致手術區域組織嚴重沾黏,更增加了手術的挑戰。林彥宏主任順利完成腫瘤切除與顳顎功能重建。術後患者的顏面神經功能維持穩定,無任何神經損傷,恢復情況良好。

人工顳顎關節植入物FDA已核可 有助重建手術後效果穩定

林彥宏主任表示,此次手術中使用的人工顳顎關節植入物,於2005年通過美國FDA核可上市,已在美國及歐洲臨床應用超過20年,目前台灣亦獲衛福部核可。林彥宏主任提醒民眾,若發現顏面出現歪斜或不對稱,或是咬合突然漸進式改變,建議至醫院檢查評估顳顎關節的狀況,必要時可透過手術治療恢復健康。

【延伸閱讀】

剝離性骨軟骨炎未妥善治療 壯年男子連走路500公尺都難

顏面外觀重建新希望! 「這1移植技術」修復臉型、重拾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