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健康新聞網
  • 職業婦女壓力山大到焦慮、恐慌症找上門!從心理諮商覺察自我狀態

職業婦女壓力山大到焦慮、恐慌症找上門!從心理諮商覺察自我狀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宗憲報導】現代生活步調緊湊,許多女性除了職場工作外,更肩負家庭與經濟責任。過重的壓力恐引起緊張、焦慮,若遇到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生,可能引發恐慌症。國泰醫院精神科陳惠娟臨床心理師表示,透過心理諮商能讓個案覺察自我的情緒、壓力狀態,找回解決問題的能力,改善壓力造成的恐慌症!

壓力大、情緒差都能找心理諮商?

陳惠娟臨床心理師表示,來諮商的民眾大多因急性壓力源而尋求幫助,也就是個案正處於情緒較強烈的狀態,需要有人協助緩解。而引起急性壓力源的原因有職場內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及職涯規劃、家庭角色及原生家庭的壓力等,都可能造成情緒上的低落或焦慮,此時就能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

更年期症候群可能引起焦慮 加重不適感

更年期所出現的熱潮紅、燥熱、失眠、盜汗等更年期症候群所造成的不適感,也可能會引起焦躁、緊張、憂鬱、暴躁,若沒有認知到是因更年期引起的,再加上過於擔心身體狀況,就會更加焦慮,加重症狀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諮商是怎麼進行的?

心理諮商是讓個案處在安全的一對一空間內抒發自己的情緒,將內心真正的想法、煩惱說出來。過程中臨床心理師都會參與討論,幫助個案去梳理,覺察到目前處於怎樣的情緒狀態。藉由這樣的抒發能夠幫助個案面對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情緒問題。

諮商初期會先進行初步評估,詢問目前所遭遇到的壓力源或是否出現失眠、專注力下降,導致影響工作及生活。接著會和個案討論他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以及最想要排解的問題是什麼。陳惠娟臨床心理師指出,諮商並不是要去解決個案的問題,而是要讓他們得到去處理問題的能力。在情緒當下,可能因為緊張、焦慮、恐慌等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諮商就是協助個案找回。

諮商的療程要去幾次?

心理諮商的療程為一個月四次,首先會仔細聆聽,讓個案訴說他最近發生什麼事?對於這件事情他有什麼樣的感受跟想法。接著會提出相關問題,或是表述對方可能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跟想法,再進一步討論是否正確。陳惠娟臨床心理師表示,透過這樣的討論流程,慢慢去梳理真正的問題跟背後的情緒、想法。個案原本可能處於負面想法裡,經過這樣的流程梳理之後,再藉由調整,讓個案能用不同角度去看待,慢慢地將負向觀點轉變為正向思維,進而讓壓力能得到排解。

該如何諮商看見的成效?

心理諮商的成效在於讓個案能覺察到生活中的改變,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及壓力的能力。例如,過去遇到讓人生氣的事情,然後連續氣好幾天。但接受諮商之後,就會知道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若再遇到相同情緒,不會再持續內耗而能讓自己的狀態回到正常。

心悸、胸悶、喘不過氣!職業婦女壓力大

陳惠娟臨床心理師分享,一位從事醫療業四十多歲且育有一子的職業婦女,除了工作步調緊湊外,因追求完美的性格,更容易感到緊張、焦慮。另外,為了兒子能考出理想成績,便會盯前盯後、注意課業以及學校交代的事項。這龐大的壓力導致恐慌症的產生、心悸、胸悶,甚至是喘不過氣。

最初到精神科就診評估後,轉介至心理諮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主要是協助她覺察到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追求完美,她已經做得非常好,不需要再給自己壓力。也透過這次的諮商讓她看見兒子非常自律,能夠照顧好自己,慢慢地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症狀也就有所改善。

「有病才要看醫生」是對心理諮商的迷思

在傳統觀念上,一直都以為有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才會需要看精神科、心理諮商。但隨著社會風氣改善,加上政府的宣導說明,心理諮商不再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隨著現代生活步調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高,只要有情緒、生活上的困擾都能夠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

「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衛福部提供15到45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青壯世代,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擴大延伸心理支持方案有三大重點,包括:「鼓勵求助、面對問題」、「個人能力、正向成長」、「風險轉介、及早就醫」。若有需求的民眾可上網搜尋有提供服務的診所或醫院。

【延伸閱讀】

靈性健康與心理健康有何不同? 職能治療師教從「5面向」探索

靠「吃」趕走壞情緒!4大維生素促心理健康 它是「快樂荷爾蒙」原料

學測放榜壓力不減?心理師建議「這樣做」轉化挫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