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氣喘難控制 「睡眠內視鏡」助找對治療方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氣喘是一種慢性發炎性呼吸道疾病,臨床上以可逆性氣流受限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徵。然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氣喘之間存在密切的雙向關聯,兩者常同時存在並互相影響。
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氣喘 疾病控制更為困難
林口長庚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醫師王才郁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可透過多種機制加重氣喘症狀,包括夜間低氧血症、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加、炎症介質釋放增多,以及睡眠品質下降。此外,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出現夜間氣喘惡化,部分原因在於上呼吸道塌陷導致的氣流受限,進一步加重氣道阻塞及氣道炎症。
臨床研究顯示,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氣喘患者在疾病控制上更為困難,對標準治療的反應較差。因此,對於難治型及嚴重氣喘患者,進行全面且精確的睡眠呼吸道功能評估至關重要。藥物誘導睡眠鏡內視鏡 (Drug Induced Sleep Endoscopy, DISE,可在鎮靜狀態下直接觀察上呼吸道塌陷的位置及嚴重程度,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依據,並指導後續治療策略。
睡眠內視鏡評估治療方式 正負壓呼吸器或牙套、手術
王才郁醫師說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大約是20%,目前已知睡眠呼吸中止症和許多心血管疾病相關,所以好好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非常重要。現在最有效的第一線治療是正壓呼吸器,但是長期而言,大約有一半的人沒有辦法長期使用正壓呼吸器。若沒有辦法使用正壓呼吸器,接下來可以考慮用負壓呼吸器、戴牙套或做手術。有許多方法可以用來評估哪一種方式比較適合病人,睡眠內視鏡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睡眠內視鏡執行的時候,必須由整套的監測設備監測心跳、呼吸、血壓,以及睡眠深度。而鎮靜藥物的選擇和給藥的方式也都會影響到檢查的結果。每一種使用的藥物都有它的好處跟壞處,須由專科醫師判斷。
檢查具潛在麻醉風險 需與醫師共同討論檢查
另外,睡眠內視鏡對於負壓呼吸器壓力的調整也非常有幫助。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內視鏡可以有效評估睡覺時轉頭,或是側身對於疾病嚴重度的影響,這可以提供病人一些姿勢性治療的選擇;另外有研究關於病人張嘴呼吸與否,是否也會影響疾病嚴重度。如果張嘴呼吸影響很大,可以考慮將嘴巴貼起來睡覺,這樣也可以改善疾病嚴重度。
不過,王才郁醫師提醒,執行睡眠內視鏡也有其潛在麻醉的風險,在正常人約為千分之一左右;在氣喘患者,麻醉風險可能相對增加,需與醫師共同討論安排。綜合評估起來,使用睡眠內視鏡好處大於風險,能夠反映上呼吸道塌陷的形態以及嚴重度,提供醫師和病人一個全面性的評估,減少病人接受沒有效的治療。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第四十六卷第四期
【延伸閱讀】
你家老爸會打呼嗎?醫警:不只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小心導致心肌梗塞!
不打鼾就沒事?停經後婦女比男性更易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