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講師,不只是教喝酒,而是文化的翻譯者

日本酒講師,不只是教喝酒,而是文化的翻譯者

撰文|野比酒藏 法蘭克老師(SSI認證国際日本酒講師

說到「日本酒講師」,多數人可能會以為我們的工作是介紹米的品種、釀造溫度、搭配哪道菜才合適。
但其實,這個角色遠遠不只是「教人怎麼喝清酒」,更是一位文化的翻譯者、節氣的傳遞者、生活品味的分享者


▍日本酒與日本文化,是深深交織的

在日本,清酒不是「飲料」或「酒精品」而已,它是儀式、是祭典、是祝福、是日常的一部分。

我們講清酒,也同時在講日本人的歲時文化。例如:

  • 春天的賞櫻花 Hanami(花見)
    日本人會在櫻花樹下鋪上野餐布,邊賞花邊喝酒。這不只是賞花,更是和自然一同迎接新年度的「開幕儀式」。清酒在此時是與天地共飲的媒介。
  • 五節供(五節句)與清酒習俗
    從1月7日的七草粥、3月3日的女兒節(喝白酒)、5月5日男兒節(配菖蒲酒),到7月7日七夕與9月9日重陽節(飲菊花酒),清酒是節令的象徵飲品,象徵潔淨、祈福與祝願。
  • 神社祭典與奉納酒文化
    無論是初詣、新年、婚禮還是稻荷神社的秋收祭,清酒都是供奉神明、連結人與神之間的重要媒介。這種「供與飲」的文化,是講師必須理解並傳遞的精神核心。

▍不只是口感分辨,而是飲法與器皿的美學

作為SSI日本酒講師,我們也必須帶領學生理解:酒的風味,會隨著喝法與器具而改變。

  • 杉木杯(杉樽木香):帶有森林氣息,適合搭配清新淡麗的純米酒
  • 枡酒(方木盒):象徵慶祝與滿溢,常在開業或結婚時使用
  • 熱燗文化:溫熱酒不只是冬季保暖,更是突顯旨味、改變香氣層次的喝法,需要經驗與技巧去掌握

我們要教的,不只是「這支酒是吟釀還是純米」,更是:「這支酒應該用什麼溫度、什麼器皿、什麼心情來喝。」


▍清酒講師,是文化詮釋者與傳承者

比起葡萄酒或威士忌,日本酒與「人情」的連結更強。
在日本,清酒常用來:

  • 為孩子滿月慶生
  • 在升學或就職時祝賀
  • 在喪禮後作為「清酒返禮」
  • 在建屋完成後灑酒祈福(上棟式)

這些文化細節,是身為日本酒講師必須深入理解與傳遞的責任
我們的工作不是「說得專業」,而是「說得讓人感動、讓人理解、讓人記住」。


▍我選擇這條路,是想讓更多人理解清酒背後的美

我不是為了教人怎麼背考題,而是希望透過這份工作,讓清酒走進更多人的生活、餐桌與心裡

清酒不是冷冰冰的酒精知識,而是溫暖流動的文化故事。
當你理解了櫻花下的酒香、女兒節的甜白酒、寒冬裡一杯熱燗的意義,你會發現——你學到的,不只是酒,而是一整個民族的生活哲學。


📌 如果你也想學習日本酒,不只是為了考照,而是為了真正理解一種文化的深度——
📍 歡迎參加「野比酒藏」的SSI證照課程與文化體驗講座。

👨‍🏫 指導講師:法蘭克老師|SSI認證国際日本酒講師
📍 台北|林口|南崁|桃園|青埔|竹北|新竹|可包班講座、企業課程、文化活動、餐廳講座歡迎洽詢

🔗 詳情請見|野比酒藏 IG / LINE
🔍 搜尋關鍵字|#国際唎酒師 #SSI認證 #野比酒藏法蘭克老師 #国際日本酒講師 #国際燒酎唎酒師 #野比酒藏 #清酒課程 #清酒文化推廣者 #清酒不只是酒 #日本酒文化 #五節供

日本酒講師,不只是教喝酒,而是文化的翻譯者〉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野比不動產》。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