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補助智慧工廠轉型 助中小製造業勞工再培訓
【INDEX News 劉品萱】
台灣政府2025年推出智慧工廠與勞工轉型補助,包含 AI 工具庫、數位技能培訓、職業生活津貼等,助中小製造業轉型升級與勞工再就業。
智慧工廠補助推動製造業升級
自2025年起,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出「智慧工廠補助」,提供中小型製造業高達新台幣300萬元補助,支持工廠導入 AI、IoT、自動化設備與數位管理機制,目標提升產業競爭力與經濟韌性 。此外,中小企業署亦提供「AI 工具庫」點數補助,協助 AI 應用方案導入,最高可獲15萬數位點數 。
勞工再培訓方案緊扣技術升級
針對小於30人企業,政府補助勞工數位技能培訓,每人最高報銷1萬元,企業上限10萬元,若培訓後加薪,還可再加碼補助10%。此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於南部成立「AI智慧製造產業人才培訓據點」,提供課程補助80–100%,並提供生活津貼,對象包括失業者、應屆畢業生與在職進修者 。
地方政府融資優惠助廠商設廠
高雄市政府於2025年5月開辦「促產補助」,補助金額達1億元,支持新增投資與本國勞工就業,其中智慧製造與綠能低碳產業門檻相對放寬。企業除設備升級補助外,還能申請租金與薪資補貼,並獲利率融資與行政協助。
健康安全輔導強化勞動環境
為改善傳統製造業工作環境,勞動部自2025年至2026年擴大「特定製程產業工作環境改善補助」,補助上限提高至350萬元,涵蓋職場安全與健康設施,適用於石材、鑄造、陶瓷等高風險產業。
產官學合作模式提升成效
各部會協力展開「產官學合作」,如南部 AI 培訓據點由勞動部高分署與高雄科大共同成立,並邀企業參與課程設計及實作平台建置 。此外,製造業與服務業也可透過「數位產業署」取得 AI 與資安技術輔導,為勞工轉型提供強大後盾。
政府透過跨部會整合與地區策略補助,涵蓋 智慧工廠 升級硬體、勞工 再培訓 、職場安全改善等多面向,打造一套完整的工業轉型平台。中小企業與基層勞工可透過各項補助與培訓機制,降低轉型成本、提升職場競爭力。未來幾年,如何持續優化補助制度與擴大參與效果,將是產業界與政府共同關注的焦點。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