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HOME
  • News
  • 歐盟CBAM正式推動:全球出口業者迎接碳關稅時代
歐盟CBAM正式推動:全球出口業者迎接碳關稅時代

歐盟CBAM正式推動:全球出口業者迎接碳關稅時代

歐盟CBAM正式推動:全球出口業者迎接碳關稅時代

【INDEX News 吳思妤】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於2025年過渡期邁入後期,全球出口業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碳定價壓力。該機制對進口鋼鐵、水泥、鋁等高碳產品課徵「碳關稅」,將徹底重塑國際供應鏈與氣候治理格局。


歐盟2025年啟動碳邊境關稅制度,影響全球出口業者

歐洲聯盟自2023年起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過渡期,至2025年逐步進入報告義務與稅收階段,針對鋼鐵、水泥、肥料、鋁、電力與氫氣等高碳排產品實施「碳關稅」。此政策旨在防堵「碳洩漏」,強化歐盟內部碳交易制度的公平性。


CBAM針對進口高碳商品課徵「碳價」

CBAM是全球首創針對進口商品碳含量課徵費用的制度,採與歐盟碳交易市場(EU ETS)相似的計算方式。進口商須申報其產品碳排數據,並自2026年起依實際碳排購買CBAM憑證,間接等同課徵碳稅。

重點產品類別包括

  • 鋼鐵(鋼卷、鋼條、鋼管等)

  • 水泥與熟料

  • 鋁(初級與合金產品)

  • 氫氣(作為未來燃料來源)

  • 電力(跨境進口)

在2025年內,進口商僅需提交碳排資料,暫不徵稅。但歐盟明確表示將於2026年開始正式收費,讓企業得以適應。


全球出口國高度關注,亞洲與美洲廠商受壓

CBAM引起出口導向國家高度關切。以印度、中國、土耳其、俄羅斯、巴西為例,其鋼鐵與鋁品業者若無碳排足跡透明或無減排機制,恐面臨大量碳關稅成本。

國際反應摘要

  • 中國商務部:譴責CBAM為「貿易保護主義」新形式,要求WTO審查其合規性。

  • 美國:雖未正式反對,但企業遊說團體表達憂慮,擔心IRA政策與CBAM未能協調一致。

  • WTO:對CBAM表示「持續關注」,尚未作明確評斷。


歐盟內部啟動補助與轉型基金協助應對

為協助歐盟內企業與貿易夥伴適應CBAM,歐盟也啟動社會氣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與CBAM支援工具(CBAM Support Facility),投入數十億歐元用於產業低碳轉型。

歐盟環境總署表示:「CBAM不僅是一種貿易政策,更是氣候公平機制的延伸,我們希望透過此機制推動全球減碳同步前進。」


供應鏈重組與碳會計透明化成必然趨勢

CBAM對全球供應鏈產生連鎖效應。從上游原料製程到下游客戶需求,企業需重新評估其產品碳足跡與減排策略。這將加速碳會計制度建置、第三方驗證與區域性碳定價合作的落實。

全球業界與政府未來將更緊密合作,面對高碳產品出口風險與產業轉型壓力。

Recent newsNews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