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疫情時代消費新浪潮:「Phygital」虛實融合重塑顧客體驗,科技引領零售業革命
全球走過疫情的洗禮,消費市場的數位化進程被極速推進,然而當人們逐漸回歸實體社交與生活,一股全新的消費趨勢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崛起。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旗下「FIND 數位轉型創新中心」的最新洞察分析指出,結合實體(Physical)與數位(Digital)的「Phygital」(虛實融合)體驗,已不再是未來概念,而是正在重塑零售業與服務業樣貌的現在進行式。這股浪潮強調以人為本,利用尖端科技消弭線上與線下的邊界,為消費者打造無縫、沉浸且高度個人化的嶄新互動旅程。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者需求轉變,虛實融合(Phygital)成為主流消費趨勢
疫情期間,電子商務的便利性與零接觸特性,使其成為消費主流。然而,FIND的分析報告點出,消費者在享受數位便利的同時,也前所未有地懷念實體世界所能提供的感官刺激、人際互動與即時滿足感。這種矛盾的需求催生了「Phygital」的興起,其核心理念在於汲取數位世界的效率與數據優勢,並將其完美注入實體場域的溫度與體驗感之中,反之亦然。企業的挑戰不再是線上或線下的單向選擇,而是如何巧妙地將兩者融為一體,創造出「1+1>2」的綜效。
前沿科技成為虛實融合的關鍵驅動力
此趨勢的核心驅動力來自於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物聯網(IoT)等前沿技術的成熟與普及。這些技術不再是冰冷的程式碼,而是化身為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樑。例如,國際美妝品牌Sephora推出的「Virtual Artist」功能,便是「Phygital」的典範應用。消費者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透過手機AR功能即時「試用」上千種彩妝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色號後,再選擇線上購買或前往實體店面體驗,徹底解決了過往線上購物無法親身試用的痛點。
同樣地,家具零售龍頭IKEA的「IKEA Place」應用程式,也讓消費者能透過AR技術,將虛擬的家具等比例地「放置」在自己家中,預覽佈置效果。這不僅大幅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困難度與購買後的退貨率,更將原本單調的線上型錄,轉化為一場充滿趣味與實用性的互動體驗。
數據驅動的個人化體驗是成功核心
FIND的報告進一步指出,「Phygital」的成功關鍵在於「數據驅動的個人化」。在實體店面中,透過IoT感測器與影像辨識技術,品牌可以分析顧客的動線、停留時間、以及對哪些商品感興趣,從而優化商品陳列與店內佈局。當顧客使用品牌App或成為會員時,這些線下行為數據又能與其線上瀏覽紀錄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360度顧客輪廓。
基於這樣的深度洞察,品牌便能提供千人千面的個人化服務。例如,當一位曾線上瀏覽過某款跑鞋的顧客走進實體店時,店員的系統能即時收到提示,主動為其介紹該鞋款,甚至根據其過往的購買紀錄推薦相關配件。同時,顧客的手機App也能推送專屬的折扣券或該店面的即時活動資訊,打造一種被充分理解與尊重的尊榮感。
未來展望與結論
展望未來,「Phygital」將不再局限於零售業,而是會全面滲透至餐飲、旅遊、娛樂、甚至是醫療健康等多元領域。從掃碼點餐、智慧旅館的自助入住,到博物館的AR導覽,虛實融合的應用正在遍地開花。FIND數位轉型創新中心總結道,「Phygital」不僅僅是一種行銷手法或技術展示,它代表著一種商業思維的根本性轉變——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顧客體驗為中心」。在這場由科技引領的消費革命中,那些能夠打破虛實壁壘,為消費者創造出流暢、愉悅且富有意義的品牌,將能贏得顧客的深度信任與長久忠誠度,最終在這波新浪潮中站穩腳跟,引領未來。而未能跟上此趨勢的企業,則可能在消費者日益挑剔的目光中,逐漸失去競爭的舞台。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