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可能讓兒童長高黃金期提早結束!醫:數據化管理助早期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近年來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過重與肥胖的比例持續攀升,目前已突破3成。體重超標不僅影響外貌或心理,更可能導致性早熟、成年前身高受限,甚至使3高慢性疾病提早出現。
為響應9月20日「國際兒童成長意識日」(Growth Awareness Day),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舉辦《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發表記者會,推出結合教育與紀錄的工具書,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理事長蘇本華與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助理教授邱巧凡醫師一同出席,說明兒童肥胖問題的成因和解決方法,期望幫助孩子掌握自身的健康與成長。
後天生活習慣 才是成長關鍵因子
蘇本華理事長指出,除了遺傳與少數疾病因素,後天環境才是影響身高的重要關鍵。現代孩子常見的三大壞習慣,包括偏食、晚睡與缺乏運動。偏食或過度依賴零食會導致營養不足;沉迷課業或3C產品,往往造成熬夜與睡眠品質下降;再加上活動量不足,這些因素都會抑制正常的成長速度。
日常飲食應重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以及鋅與鐵的攝取,以確保骨骼與肌肉發育。同時,蘇本華理事長建議,生長激素在晚間10點至12點達到分泌高峰,孩子應盡量在此時段前入睡,才能讓身體獲得最佳修復與生長。且規律運動同樣不可或缺,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能促進骨骼強健並刺激生長板。
壓力與紀錄管理 數據化有利健康追蹤
除飲食與作息外,心理壓力亦是影響成長的因素。過度緊張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進而影響身高發展。蘇本華理事長強調,家長與孩子應建立「紀錄」的習慣,透過持續追蹤身高、體重與成長曲線,能有效判斷是否落後於同齡平均,也利於醫師評估與找出潛在問題。數據化的管理,能讓家長與醫療專業人員更及早發現異常。
肥胖導致骨齡超前 影響身高發展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助理教授邱巧凡醫師表示,許多身高未達預期的孩子,檢查後發現骨齡明顯超前,背後主因往往是肥胖。體重過重的孩子看似早期身高成長快速,但往往在10歲後逐漸落後,最終錯失青春期的黃金成長高峰。
此外,肥胖不僅影響最終身高,也會增加3高、代謝異常、甚至癌症的風險,同時影響孩子的自信與社交適應。邱巧凡醫師提醒,若觀察到孩子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BMI超過第85百分位、4歲後每年長高不足4公分,或出現性早熟徵兆(如女童8歲前乳房發育、10歲前初經;男童9歲前睪丸變大),應及早就醫並接受專業評估。
工具筆記建立參與感 建立親子與醫師溝通橋樑
為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有參與感,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與台灣諾和諾德合作,推出《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內容涵蓋生長激素治療、體位健康、飲食、運動、睡眠及生活等主題,並設計常見迷思解析與自我紀錄表格。這工具書能幫助孩子吸收正確知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主動參與的習慣。
蘇本華理事長指出,過去兒童成長的關注多由大人主導,而這本筆記則將自主權部分交還給孩子,建立責任感與健康管理意識。同時,透過親子共同紀錄,家長能及早掌握成長變化,醫師也能獲得更精準的參考數據,形成完整的溝通橋樑,共同守護孩子的成長潛能。
【延伸閱讀】
全台近學童過重或肥胖! 專家列「3大關鍵」守護孩子健康體位
孩子越來越胖?醫揭「兒童肥胖元兇」 當心脂肪肝、糖尿病併發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