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選擇! 「SBRT結合免疫療法」全方位照護助癌友重拾生活
一名70歲的李先生,長年罹患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2021年發生肝癌並侵犯下腔靜脈。經亞東醫院外科部部長陳國鋅醫師手術處理,並接受標靶及免疫治療,病情獲得一定控制,但隨著時間推進,後續仍出現肺部、淋巴等轉移。癌症治療團隊先以非侵入性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成功讓淋巴轉移腫瘤消失。然而,至2024年底,腫瘤指標AFP再度飆升至超過8000 ng/ml、PIVKA-II超過500 mAU/ml,影像顯示縱膈腔與右鎖骨窩多處淋巴轉移。團隊決定在SBRT的基礎上,加入免疫治療,形成局部與全身並進的策略。追蹤結果顯示,轉移病灶再次完全消失,腫瘤指標顯著下降至接近正常值,患者也已恢復日常生活。
國際研究肯定 SBRT有多項優勢 躍升癌症治療新利器
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指出,NCCN(美國國家癌症網絡)與ASTRO(美國放射腫瘤學會)等國際指引,均建議SBRT可作為無法手術或消融病灶的重要選擇。SBRT透過高精準影像導引、呼吸限制系統或呼吸追蹤系統,將輻射劑量集中於腫瘤,最大限度保護周邊正常組織。與傳統放射治療相比,SBRT具有多項優勢:
- 療程快速:僅需1-5次即可完成,大幅減少病人往返醫院次數。
- 精準度高:輻射劑量精準集中腫瘤,避免傷害正常組織。
- 副作用少:治療過程負擔小,維持生活品質。
打造肝癌治療新模式 SBRT合併標靶可提升晚期肝癌存活
最新國際臨床試驗(RTOG 1112 , JAMA Oncology 2025;11(2):136)已證實,SBRT合併標靶藥物可提升晚期肝癌存活與控制率。此外,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研究亦發現,SBRT能提高標靶藥物血中濃度,進而有增強療效之潛力 (Sci Rep 2020;10:9575)。近期研究更指出,SBRT合併經導管動脈化學栓塞(TACE)較單用TACE,更能有效提高局部控制率(J Gastrointest Cancer 2023;54:1058)。
謝忱希醫師強調,SBRT不僅能有效提升疾病控制率,搭配跨專科協作,更能讓患者兼具局部與全身治療的雙重優勢。這樣的整合模式,不僅縮短治療等待時間,也讓醫療團隊能依據病人個別狀況迅速調整治療策略,提供更精準、全面且個人化的照護。
定期健檢健康無憂 早期發現搶得治療先機
肝癌在早期往往缺乏明顯症狀,導致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同為治療團隊的肝膽胃腸科王思涵醫師提醒民眾,善用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及B、C型肝炎篩檢,是及早發現肝臟病變的重要關鍵。若能在癌前病變或早期階段即介入治療,不僅治癒率明顯提升,治療選擇也更為多元。
【延伸閱讀】
晚期肝癌無法動手術 醫用「這1方式」縮小腫瘤、重拾手術機會
掌握晚期肝癌治療決策,穩定控制兼顧生活的平衡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