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社區據點創新 共創在地安老藍圖 衛生福利部與德國學者交流 擘劃超高齡社會新篇章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擘劃創新社區照顧政策,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於今(20)日舉辦「2025年臺德高齡政策國際論壇」。論壇邀請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林萬億,以及德國高齡政策與靈性關懷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高齡政策新方向。現場聚集了各地方政府、老人福利團體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期盼藉由國際交流,共創在地安老藍圖。

    本次論壇聚焦於兩大核心主題。首先是「超高齡社會——高齡者靈性關懷」,由呂建德政務次長分享台灣以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場域,推動靈性照顧課程,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生命態度。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安德列亞斯.克魯瑟與約翰尼斯.歐以利希則闡述靈性關懷在高齡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性,並分享跨領域的靈 性關懷模式,凸顯除身體與心理的健康,心靈層面的安適同樣是高齡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一環。

    另一主題為「社區共生網絡為導向的高齡政策」,由林萬億教授分享臺灣近年推動共生社區之經驗,由下而上打造社區居民互助共助的生活圈,支持老人安老。此外,從德國的實務經驗出發,探討建構以社區為基礎的共生網絡。藉由德國的成功案例,並結合臺灣社區發展現況,鼓勵與會者共同思索如何在社區中落實跨世代共融的理念,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與不同年齡層的居民建立連結,不僅能獲得支持,也能持續貢獻所長。

    衛生福利部表示,為實踐「健康台灣」的願景,並積極回應新世代長者多元需求,政府持續以「一村里一據點」為目標廣布社區據點,並推動創新政策。未來將強化服務量能,並結合在地人力與物力資源,實踐社區共生。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