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卓院長訪視嘉義縣番路鄉農會 宣布已核定第二期冷鏈計畫

行政院卓院長訪視嘉義縣番路鄉農會 宣布已核定第二期冷鏈計畫

  為瞭解嘉義縣番路鄉產業現況,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21)日赴番路鄉農會,實地視察該農會「飲冰柿茶集」品牌推動成果,並聽取農產食品加工廠興建規劃。卓院長肯定農業部與嘉義縣政府齊力協助地方導入現代化加工設施,推動產業升級並提升農民收益,院長也當場宣布,行政院已核定第二期冷鏈計畫(總經費58.81億),將持續協助農漁產業建構更完善的冷鏈設備。

  卓院長表示,冷鏈建設是政府農業施政的核心項目之一,第一期的冷鏈計畫(總經費共119億)在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的推動下,除了提升農漁產品的處理量能、鮮度,也增加地方市場的交易量能及農漁民的收入,而國內糧食供應也因此有更好的調節。

  卓院長認為,既然農民、國家政策、環境都有需要,第二期冷鏈計畫就有必要繼續,他也宣布核定58.81億元第二期冷鏈計畫,未來行政院將持續推動各產地升級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並將114-117年第二期「建構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品質確保示範體系」計畫補助對象增納農業合作社,以共同強化到貨品質及拓展內外銷市場,並鼓勵農業透過食農教育及結合觀光、文化與綠色永續發展,維持產銷穩定,提升農民收益。

  卓院長特別讚許番路鄉農會致力發展柿產業,擘建產、製、儲、銷完整產業鏈。他並針對番路鄉農會擬興建農產食品加工廠ㄧ案,請農業部除冷鏈設備外,應再支持主體工程建設,以實質幫助調整產銷及提升產業競爭力。院長並叮囑農業部及嘉義縣政府共同協力予以支持,以輔導番路鄉農會儘速建置完成,加速產業升級,穩定農民收益。

  農業部胡忠一次長表示,番路鄉出產清香烏龍、玫瑰紅茶及金萱茶,安全安心又有產銷履歷,是農業部與國際友人交流時最好的禮物;農業部過去也請很多顧問師輔導番路鄉農會種植牛心柿,來符合農民的需求。

  胡忠一次長說明,卓院長已宣布核定第二期冷鏈計畫,其中就包含番路鄉農會需要的農產食品加工廠,冷鏈如果能做好,收成之後馬上就能做更完善的處理。此外,今年風災豪雨頻繁,農業部也要感謝行政院在立法院說明「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的重要性,後經立法院通過後,農業部才有經費協助農民重建。另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行政院也支持農業部所提180億元的支持方案,提高農產品的國內外競爭力,將台灣農業放在第一位。

  農業部表示,番路鄉為嘉義縣牛心柿最大產區,種植面積約230公頃,年產量逾4,000公噸,占全國約七成,是國內主要柿餅原料產地。番路鄉農會致力發展柿產業,自86年設立柿餅加工站以來,逐步導入恆溫烘烤與觀光工廠模式,並於102年創立「飲冰柿茶集」品牌,以柿子與阿里山茶為核心,開發柿果子冰品及多元加工產品,展現地方農產多元利用。本次該農會規劃興建農產食品加工廠,將可加速產業升級,穩定農民收益。

  農業部指出,為擴大加工量能並提升品質,番路鄉農會規劃新建具冷鏈功能的農產食品加工廠,總經費約1.9億元,預計115年動工、116年完工試營運。廠房將配置卸貨預冷、清洗殺菌、削皮處理、乾燥脫澀、成品包裝與冷鏈物流等設施,並設有食農教育體驗空間,兼具加工與觀光功能,同時在生產端推動契作及保價收購,擘建產、製、儲、銷完整產業鏈,未來更能穩定供應柿子加工品,成為柿產業供應成功典範。

  目前番路鄉農會年加工量約150公噸。加工廠完工後,契作面積可望增加五成以上,加工量提升至600公噸,加工品總產值由每年約3,000萬元成長至1.8億元。農業部強調,番路鄉農會推動加工廠與品牌發展,不僅強化柿子產業附加價值,也符合六級化與農村創生政策,將持續支持地方產業升級。
圖1訪視合影

圖2卓榮泰院長致詞

圖3胡忠一次長訪視

圖4卓院長及胡次長訪視

圖5訪視現場作業

圖6現場產品(1)

圖7現場產品(2)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