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服藥錯誤恐加速失能!藥師揭「5大地雷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隨著年齡增加,長輩往往伴隨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然而,用藥安全不僅是長者需要了解,家屬與照顧者也必須熟悉相關知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陳俊延提醒,若用藥不當,可能導致跌倒、認知功能下降、腎功能惡化等問題,反而加速失能的發生。

預防失能不只靠復健 正確用藥同樣關鍵

陳俊藥師延強調,預防與延緩失能,不僅依靠復健與營養,正確用藥同樣關鍵。長照2.0自106年1月實施至今已邁入第8年,政策重點已從後端照護轉向強化前端預防與整合服務。此外,也提醒民眾多關心長輩在肌力、認知、營養、口腔、視力聽力、情緒等面向的健康。

1. 多重用藥的風險 

許多長輩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需要使用多科醫師開立的藥物。這可能造成重複用藥、藥物交互作用或劑量過高等情形。建議:病情穩定時,至少每半年回診一次,讓醫師進行疾病評估,並由藥師協助檢視整體用藥。

2. 需注意的藥物類別

某些藥物若使用不當,會增加跌倒或失能風險:

●  鎮靜安眠藥、抗焦慮藥:可能引起頭暈、嗜睡、注意力下降。

●  降血壓藥:劑量過高易導致低血壓,引起暈眩、跌倒。

●  降血糖藥:尤其是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若劑量控制不佳,容易造成低血糖,導致昏厥或意識不清。

●  止痛藥: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腸胃或意識狀態,需謹慎使用。

3. 留意腎功能與肝功能

隨著年齡增長,腎臟與肝臟代謝能力下降,藥物容易在體內累積,增加副作用風險。建議:若長輩有腎臟功能減退或肝功能異常,應依檢驗數值調整劑量,並由醫師評估。

4. 避免自行停藥或亂加藥

部分長輩擔心副作用,可能自行減藥、停藥,甚至聽信偏方,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建議:任何藥物調整都應先與醫師或藥師討論,不可自行更改。

5. 建立正確用藥習慣

●  按時服藥:有助藥效穩定,也可減少遺漏。

●  使用輔助工具:照顧者可利用藥盒或用藥提醒APP,協助長輩記錄服藥情形。但需注意,有些藥品容易受潮或變質,事先分裝前可先諮詢藥師是否適合。

●  觀察身體變化:若出現頭暈、步態不穩、意識混亂、食慾不振等狀況,應立即記錄並告知醫療團隊。

【延伸閱讀】

藥師解析為何長期睡眠不足「傷肝」 3種「亂吃藥」行為也可能致肝損傷

不只酒駕!藥師示警「藥駕」同樣危險 9類藥物要小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