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宅轉動市場思維!從不動產開發看超高齡社會挑戰 整合醫康養服務成為新關鍵
【記者陳昱成/綜合報導】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壓力,傳統不動產開發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轉型。11月1日於中信科技大學舉行的「2025台日大健康不動產研討會」,聚焦「不動產 × 健康照護 × 智慧科技」的跨域整合議題,邀集台日產學界代表共同探討在超高齡社會中,如何透過醫康養整合策略,為市場去化與永續營銷開啟新局。

少子高齡化衝擊下的開發挑戰
少子化導致住宅需求下降,而高齡化則催生照護與健康居住的剛性需求。研討會與會學者指出,若不動產開發仍停留在單純住宅銷售的思維,將難以面對市場變化。台灣樂齡發展協會理事長指出:「在新的人口結構下,『以銷售為終點』的開發邏輯已經過時。未來的關鍵是如何讓建築本身成為『健康生活服務的載體』。」
醫康養整合:從產品設計到生活系統
邁爾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宏在研討會中分享:「健康不動產開發必須整合醫療、康復、養護三大支柱。」未來的建構的開發案中,將同時具備健康管理中心、照護服務站、社區營養與運動空間等設施,讓高齡者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獲得完整照護支持。 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李柏憲理事長指出,這種「醫康養一站式」整合的發展策略,不僅符合政府推動政策,也能有效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創造穩定租住與長期營運收益。

研討會中,邁爾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宏指出:「健康不動產的核心,不只是硬體投資,而是要包含軟體整合。」以淡水坪頂段案為例,未來的高齡社區將以智慧照護、健康促進與社區支持為核心,資產配置與投資的服務需要重要的信任感支持,未來也是本案設計規劃的重點。

共生宅團隊引領市場:整合思維加速去化
共生宅團隊以結合不動產開發、健康服務與資訊科技,打造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場域。其整合能力不僅提升空間使用效率,更有效促進市場去化。研討會中提及,若開發案能從設計初期導入照護與健康促進元素,例如設置可轉換用途的彈性空間、共食廚房與社區共享設施,不僅能吸引銀髮族,也能吸引家庭與年輕世代入住,創造跨世代的共融社區。
憑藉多年土地開發經驗與軟體整合技術,累積多年經驗將建築設計、醫康養照護與智慧服務系統結合為一體,創造高齡者安心居住、世代共融的新生活模式。團隊成員橫跨建築、都市計畫、社區營運、資訊科技與醫療與長照管理等領域,能針對不同基地條件與社區需求,提供從可行性評估、土地開發計畫、空間設計、營運管理到智慧系統導入的一條龍整合型服務。

不動產市場的新想像:從建築到服務
研討會結論指出,未來的不動產開發應從「建築銷售」轉向「生活服務經營」。當開發案能結合醫療照護、社區營造與健康促進,建築本身將轉化為大健康產業整合服務平台,創造「建築即服務」的新模式。
本研討會產學者講者共同的觀點為:「只有從人的需求出發,透過大健康產業的跨整合結合軟體與硬體的整合力,才能在少子化與高齡化浪潮中創造新價值。」未來,共生宅將不僅是居住選項,更是推動城市轉型與高齡社會人口結構調適的重要解方。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