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越來越難?感到孤獨是身體在示警!掌握5點無負擔建立「微連結」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朋友圈變得越來越小是長大的必經之路,只能默默接受?成年後,交朋友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容易,如果因此時常感到孤單,可能不只是心情不好這麼簡單!The Conversation報導,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健康研究所Anastasia Hronis臨床心理師表示,孤獨已悄悄成為澳洲重要的健康議題,影響不同年齡、背景和人生階段的人,與心理困擾、壓力反應甚至身體健康都有相關。她也教大家如何透過簡單的方式「重新與社會建立連結」,就算只是點頭之交都能帶來幫助。
「成年人的友誼」益身心 但忙碌、信任不足成阻礙
Hronis心理師表示,孤獨感與心理困擾密切相關,相反地,成年人之間的友誼,尤其是能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的高品質人際關係,有助預防憂鬱與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研究也發現,好的友誼能減弱大腦在壓力時的反應強度,可幫助人們在遭遇逆境後維持較穩定的心理狀態,甚至對身體健康也有益。例如和朋友互動較多的人通常血壓較低、BMI也較健康。
然而,成年後擴展社交圈變得更加困難。除了生活忙碌,人們普遍對陌生人較缺乏信任,也害怕自己被拒絕,如果再加上疾病、身心障礙、行動不便或經濟壓力,都可能讓人更容易陷入社交孤立。
想打破孤獨可以做什麼?「這樣做」主動踏出第一步
想打破孤獨困境,踏出自己的圈圈重建友誼或結識新朋友,又該怎麼做?對此,Hronis心理師提出5項「可立即開始」的方法:
1. 參與團體活動:
加入有共同興趣的團體,是一個自然而然認識新朋友的好方式,例如路跑團、瑜伽課、合唱團、語言學習小組、手作或讀書會等。她也提到,部分人會透過線上揪團平台APP,嘗試「與陌生人共餐」。
2. 嘗試志工服務:
志工活動讓不同年齡與背景的人有機會交流,也是建立友誼的途徑之一,同時也能提升幸福感、建立自我認同與歸屬感。若不方便或不想外出,也有許多線上志工形式可以參與。
3. 花時間維繫與修復友誼:
先前一項美國研究曾估算,從相識到變成朋友,大約需要累積50小時的互動。Hronis心理師表示,許多人之所以變得疏遠、失去聯繫,常常不是因為鬧翻,而是單純「沒有時間相處」。她建議,先從每天花10分鐘開始,用最簡單的方式維繫友誼或「重燃舊情」,像是傳訊息、分享一段影片、錄語音、或打一通電話等小事都行。
4. 願意展現脆弱一面:
傾聽和分享生活中的個人經驗可幫助加強彼此的關係,建立友誼不只分享做了什麼,更包括分享感受。Hronis心理師提醒,建立情感連結要循序漸進,如果對方開始分享自己的私事,請專注聆聽,並適度透過提問表達關心,表示你們之間的信任正在增強。
5. 主動聯絡老朋友:
研究顯示,人們在聯繫老朋友時意外地猶豫不決,經常低估主動聯絡的正面效果,也高估久未聯絡後的尷尬。多數人都希望對方能先開口,因此她建議可以「大膽一點」,當因為某件事情想到某位老朋友,例如看到一張照片、聽到一首歌,可以直接傳訊息說:「嘿,好久不見!看到這個就想到你。」
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成為「摯友」 先從日常小互動開始
孤獨是一種正常、自然的情緒,不需要感到羞愧,但它傳遞了重要訊息:「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Hronis心理師也強調,「友誼」不只限於深度的交心,日常生活中的小互動,像與鄰居打聲招呼、在常去的咖啡廳與店員聊上幾句,也能減少孤獨感。研究指出,這些「微連結」(microconnections)同樣能提升心情、增進歸屬感,甚至在感到壓力時提供支持。因此,如果覺得無法再承受孤單,或暫時沒有餘裕結交新朋友,從這些小小互動開始,也能逐步重建與世界的連結。
【延伸閱讀】
覺得沒人懂你?身邊有人仍孤單?醫教4招與孤獨和平相處、走出低潮
社會冷漠加劇孤獨蔓延!專家示警:孩子也陷危機 家長可以怎麼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