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咖啡產業,最先映入一般人記憶的可能是源於非洲衣索比亞的阿拉比卡咖啡,抑或是中南美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咖啡原產地總是與臺灣相隔千里,彷彿坊間隨處可見的咖啡店中的每杯咖啡都是那麼得來不易。事實上在日治時期,臺灣可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的咖啡產地,其後國民政府也曾為咖啡產業建設了遠東最大的咖啡農場,後因大環境因素使得種植面積及產量逐步減少,國內得咖啡產業才終至沒落。曾經國內盛極一時的自產咖啡產業,雖然已隨著時代的變遷昨是今非,然而咖啡文化的痕跡在歷史的長河上卻依然刻下了記號,中和橫路咖啡就是默默標註這段歷史的記號。
臺灣最早的咖啡種植記錄始於1884年英商德記洋行引進百餘株「阿拉皮卡豆」種在今日新北市三峽、新莊、土城一帶,並交由游其祥兄弟在北部試種咖啡,曾經最多種到3000多株的規模。其後在日本總督府的計畫生產下,許多熱帶農產作物在國內各處廣為試種,國內自產的咖啡豆也因此散植於島內各處。根據橫路里高齡七十歲的老村長林恆通回憶,幼時就聽聞長輩談論起散種在山中的咖啡樹,當時未知咖啡為何物,但常將果實拿下來當玩具把玩,長大後才知道這就是外面在販售的咖啡種子。
目前里上有棵號稱百年的咖啡樹仍立於山間,所以多年未繁盛結果,但少量掉落的果實使周邊零星植出咖啡樹,成為橫路里咖啡傳承源頭。10餘年前,里長呂星輝將咖啡樹果實移下山栽種,原本玩票性質舉動,竟讓他與咖啡從此結緣。呂里長回憶說:「最初自己連烘豆、去殼都不懂,都是靠著自身四處學習、尋書自修,邊學邊種。」憑藉著一股興趣,呂星輝也號召里內農家一起加入,採用天然有機肥料,登記註冊為「橫鹿咖啡」,且在2014年於台灣咖啡生豆評鑑示範賽獲得莊園級80分佳績。
對於橫路里的里民來說,橫鹿咖啡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作物本身,透過咖啡樹栽植將兒時美景找回來,並且成為現今里民們努力下誕生的共同成果所代表的意涵更為珍貴。目前橫鹿咖啡共有里內共八家莊園共同投入,年產量約200公斤左右,過去土法煉鋼的栽種方式,也隨著有志咖啡師的投入,一步步朝向專業現代的洗選、烘培流程進步。就如同山頭上的百年咖啡樹默默繁衍,橫鹿咖啡的品牌故事也一步一腳印地繼續傳遞著屬於新北中和獨有的黑金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