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你好,我會更好」理念 在地商圈連結返鄉青年共創新生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大家都曾聽過的諺語,代表清領時期經濟重心逐漸從南轉至北部的過程。這個地區經過歷史的洗鍊,現在仍有它獨特的魅力。人們習慣將萬華和艋舺彼此互稱,但依據艋舺服飾商圈洪文和理事長說明,「艋舺其實不等於萬華,兩個名詞的起源也完全不同」。艋舺的名稱由來是因百年前原住民會順新店溪到淡水河口與漢人交易,岸邊因而停放許多獨木舟(Bangka),於是便取其讀因而念作「艋舺」,地區以龍山寺及周邊地區為主;萬華則是日本人希望這區域能夠維持其萬年風華的魅力而叫做「萬華」,區域則較為廣泛,包含西門町、莒光路等區域。艋舺服飾商圈的興起,也和臺灣的經濟起飛有很大關係,民國40年代萬華火車站是會聚南北貨運的集中地,許多工廠也群聚於此,有位洪蔡閃女士看見工廠有許多零碎布頭布尾,便收集縫製成內衣褲販售,由於戰後民生物資缺乏加上價格低廉因此銷售極好,其他人看了也有樣學樣開始販售衣物,最後發展成艋舺服飾商圈。

圖/艋舺服飾商圈巔峰時期曾經有兩千多家服飾店聚集

  民國60年開始是臺灣經濟強勢發展的年代,艋舺服飾商圈也跟著蓬勃發展,「當年這裡的服飾店將近兩千家,只要有一點空間像是樓梯間、騎樓牆面都可以當作賣店。」在地經營20年餘的洪文和理事長回憶,「當時各國的採購都會聚集在這裡選貨,東南亞、日本、歐美等等各膚色人種都有,非常熱鬧。」因為臺灣當時是承接日本成衣商的技術,在物美價廉的狀況下自然獲得各國青睞,「以前大家不怕賣不掉,是怕沒貨可賣。」洪理事長這句話,不只見證臺灣四小龍的繁榮,也是MIT的驕傲。到了80年代隨著經營模式的改變及政策開放,中國廠商開始加入成衣市場的競爭,造成臺灣成衣廠和各國買家的外移,讓艋舺服飾商圈的規模也從兩千多家的盛況逐漸精簡為五百多家,加上百貨公司及電商的新形態經營模式崛起,使洪文和理事長開始思考艋舺服飾商圈的轉型之路。

圖/洪理事長發覺商圈轉型的必要,正積極和青年合作走出新的路

  「有一句話是我做事的宗旨,『你好,我才會更好』,大家要團結才能有長遠的發展。」洪理事長分享。近年來他發現許多青年返鄉創業,年輕人的堅持和理想替商圈帶來新氣象。連結龍山文創文創基地舉辦手作活動、導覽體驗,讓老商圈帶著年輕人彼此扶持,一起發揚在地文化底蘊進而吸引更多人來了解艋舺,讓艋舺成為各年齡層都適合走逛的多元場域。不只與在地青年合作,洪文和理事長也聯合其他台北商圈共同推廣商圈文化,以「大城中商圈」為概念彼此串聯,發揮一加一大於三的行銷效益,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合作,能讓大城中商圈成為全臺其他商圈的學習典範。「畢竟只要產業越在地化,就越是國際化。」洪文和理事長笑著,彷彿能看見商圈再度繁盛的美好願景。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