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潛「腸」危機 體重過重提高罹大腸癌風險 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吳昱銳呼籲用對方法減重助防癌

(圖片來源:Pexels)

教育部體育署日前公布運動現況調查,台東縣再度登上肥胖人口第一名的縣市。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吳昱銳提醒,肥胖使罹癌風險提高,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一點三七倍,除了五十歲以上民眾每兩年一次的國民健康署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之外,注意飲食、多運動的健康減重有助找回身體健康,也能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大腸癌發生人數再度蟬聯第一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2006年起蟬聯第一名迄今。每年約有一萬多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死亡人數為五千餘位,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台東縣,大腸直腸癌亦在各項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中名列第三。

吳昱銳醫師表示,對於國人大腸直腸癌的高發生率,以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在疾病未發生時就先設下保護網,減少疾病發生後帶來的生理、心理、家庭、社會與經濟層面的影響。抽菸、肥胖、缺乏運動、紅肉的攝取、高脂肪食物與低纖維飲食等,都是民眾可以自我改變的危險因子。

肥胖提高罹患早發性大腸癌風險

體育署公布2020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案報告顯示,台東縣成人過重或肥胖比例為43.2%,高居各縣市之冠。不僅如此,台東縣學童肥胖比例也為全國之冠。台東縣衛生局曾推測,居民對飲食熱量攝取的觀念不普及之外,縣內民眾多以自用交通工具代步,少了許多走路消耗熱量的時間。飲酒文化也是可能因素,小米酒、啤酒等酒類熱量都偏高,攝取過量可能造成肥胖與脂肪肝。因此,降低肥胖人口是台東縣癌症預防不可忽視的一環。

「體重控制有助於降低得到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吳醫師指出,美國知名腫瘤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針對八萬五千多名婦女進行研究,發現過重者(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二十五至二十九點九)罹患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風險為BMI正常者(十八點五至二十二點九)的一點三七倍,肥胖者(BMI大於等於三十)則高達一點九三倍。

成年人維持體重也不可忽略,若從十八歲以後增加的體重來看,體重增加二十至三十九點九公斤的婦女,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為體重增加不到五公斤或下降者的一點六五倍;體重增加四十公斤以上者,風險飆升至二點一五倍。

健康減重及定期癌篩並重,降低大腸癌對身體造成威脅

隨著農曆過年即將到來,且春節連假長達九天,親友團聚吃吃喝喝在所難免,體重跟著失守。而大部分肥胖程度不嚴重者可以靠著運動、飲食控制等方式達到持久體重控制的目標。吳昱銳醫師提醒,要維持好身材,運動量要足夠,扣除暖身及收操動作,每週至少要運動一百五十分鐘以上,且要中等強度,即運動時試著唱歌,唱不出來但能講話的程度。飲食部分要挑對食物,還可利用手機APP計算食物的熱量。

近年來新興減肥藥物也有絕佳減重效果,但需與減重醫師、營養師與衛教師溝通諮商,透過每天回傳的飲食日誌省思、調整減重的步驟,再搭配適度運動,增加熱量消耗。若只依賴減重藥物,仍有復胖可能,最後傷了荷包,減重夢成空。

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要降低大腸直腸癌對身體造成威脅,除了擺脫肥胖,國民健康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之一「糞便潛血檢查」能助初期甚至尚無症狀時及早發現,並給予適當治療。吳醫師指出,五十至七十四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方法簡便又無侵入性,且有助發現早期的大腸癌,能有效降低35%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治癒率高,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

不過,大腸癌篩檢常受限於民眾主動受檢意願不高,以遏止疾病發生的角度而言,若能在最前端的健康促進就達到目的,可大幅降低後續的健康成本消耗。因此,減重成為避免罹患大腸直腸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東基推出防癌4+2篩檢計畫,也關注癌症預防

東基在癌症篩檢上,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推出「防癌4+2篩檢」計畫,即在國健署免費四癌篩檢外,提供台東縣內接受成人健康檢查,且為肺癌、鼻咽癌高危險群者,分別有免費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LDCT)、鼻咽內視鏡檢查。2020年九月正式啟動以來,截至去(2021)年十二月卅一日,已有一百六十四人接受「+2」篩檢,其中三十六人發現異常,需要進一步追蹤。

在癌症預防方面,採向下扎根策略,同年年十二月起,連結資源以一年贊助兩場(春季、秋季各一場)足球運動方式,針對運動員家庭推動「無菸家庭」計畫,截至目前加入「無菸家庭」者,已有一名家長成功戒菸。去(2021)年十二月初在豐里國小舉行的「台東縣縣長盃暨健康盃五人制秋季足球賽」,同步辦理社區腸癌篩檢,提供好禮鼓勵社區民眾做大腸癌篩檢。

東基香柏健康管理中心即日起,推出「揪您做癌篩抽好禮」活動,只要在東基完成國健署四癌篩檢任何一項的民眾,即可獲得一張抽獎券,最大獎為五十吋電視,還有萬用鍋、五百元禮券等獎項,數量有限,抽完為止。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