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示範運行啟動,氫能市場迎商業化契機
索引新聞| 吳思妤
2025 年 7 月,中國廣東佛山宣布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商業示範運營,投入超過 300 輛 Feichi(Allenbus)製 H2 城市金卡公交。此舉標誌中國氫能在公共交通領域跨入商業化階段,能否推升氫能應用、降低碳排放與創造產業鏈規模,備受關注。佛山訊|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宣布,當地 Feichi(Allenbus)生產的超過300 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投入公共交通運行,成為中國首個規模化商用示範項目。
技術與應用:Feichi 汽車技術示範
Feichi 在佛山取得 Ballard 技術授權,其 H2.City Gold 車型配合 36kWh 鋰電池與燃料電池模組,具備快速加氫與低溫高效行駛能力。在廣州與佛山已有試運營計畫,今年正式投入公共交通班車路線。
據 Reuters 與 CleanTechnica 報導,中國政府也同步推出3000 億人民幣補貼計畫,涵蓋氫能車輛與相關基礎建設,支援氫用途從公交延伸至貨運與重型車輛。
環境效益與政策支撐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零排放、有助城市空氣品質改善,也降低公共交通每輛車 CO₂ 排放。對冷熱季交替運行具備優勢,但關鍵仍在氫氣生產方式。如果使用「綠氫」(可再生能源製氫),可實現真正低碳交通轉型。
中央與地方政府強調,此示範為未來逐步推展氫能公交的重要里程碑,並規劃到 2035 年建立完整國產氫能產業鏈。
商業化挑戰與產業潛力
儘管示範規模亮眼,但商業化仍有挑戰。氫氣站建設成本高、加氫設施尚不普及,且目前中國主流氫氣仍為煤製黑氫,碳足跡高。業界建議未來需加速綠氫比例、建立更多補貼與標準制度。
如政府能同步推動再生電力製氫與氫氣基礎建設,今年示範案可能引領中國公交運輸系統的節碳革新。
氫能是否能成重型交通主力?
此次佛山公交示範為中國氫能進入公共交通市場的重大節點。若商業模式可延伸,未來氫能或成為長途運輸與重型車輛替代技術。2025 年後,若更多城市加入此模式,中國有望在氫能交通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