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HOME
  • News
  • 台灣離岸風電發電量創歷史新高,2025年綠能布局再突破
台灣離岸風電發電量創歷史新高,2025年綠能布局再突破

台灣離岸風電發電量創歷史新高,2025年綠能布局再突破

台灣離岸風電發電量創歷史新高,2025年綠能布局再突破

索引新聞| 吳思妤
2025年上半年,台灣離岸風電總發電量突破新高,裝置容量達1,783MW,年增近50%,成為全球僅次於中國的新增裝置國。這標誌著台灣在再生能源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對實現政府「2025年綠電占比20%」目標邁出關鍵一步,也突顯能源轉型政策初見成效。台北訊|2025年上半年,台灣離岸風電發電量正式創下歷史新高,根據經濟部能源局與風能協會資料指出,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在2024年底達到1,783MW,相較前一年成長近50%。此數據讓台灣一舉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風電新增裝置容量國,僅次於中國,超越英國與德國。


綠能目標推進:風電成為能源轉型主力

根據行政院能源轉型白皮書,台灣設定於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需達20%,而離岸風電將占近三分之一。此次發電量提升,使2025年目標實現機率大增。政府與企業陸續投入大型風場建設,包括沃旭能源(Ørsted)彰芳與西島風場、台電麥寮風場等。

經濟部表示,截至今年6月,離岸風場共啟用超過150座大型風機,並預計於2025年底前達到5.6GW總裝置容量。


投資與技術突破帶動產業鏈本土化

此次風電發展突破除有賴政府政策推動,也與國際與本地業者加速投資有關。台灣在地供應鏈快速形成,從風機葉片、基座到海事工程,皆逐步本土化。例如中鋼、中船與聯合再生能源等企業積極參與模組組裝與輸配電建設。

此外,海事施工技術明顯進步,台灣首座風電重件港(台中港離岸風電碼頭)也於今年全面營運,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與運輸安全。


與國際趨勢接軌,台灣競爭力穩步成長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告,台灣已被列入「全球十大離岸風電潛力市場」。2025年後,預計將進入「第二階段區塊開發」,引進更多國際開發商與技術。

此外,風電成長亦有助台灣科技業取得國際品牌認可。例如,台積電已承諾加入RE100,並簽署多項離岸風電綠電購售合約,推升綠能採購需求與價格穩定性。


現實挑戰:環評爭議與施工時程仍需克服

儘管表現亮眼,但仍有挑戰待解。包括部分風場因環評爭議導致進度延後,與漁民團體協商不足引發抗爭。此外,施工季受限氣候,每年僅有4至6個月適合海上作業,也拉長建置時程。

業界呼籲政府應加速審查機制,並建構長期產業育成政策,以免「先行者紅利」被競爭國趕上。


風電成長將牽動台灣能源自主與產業轉型

截至目前,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已展現全球關注成果。但後續是否能在穩定供應、合理電價與社會接受度間取得平衡,將考驗未來十年能源政策走向。2025年底前第二期區塊開發案若能順利展開,台灣有望在2030年前躋身亞太風電強國行列。

Recent newsNews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