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推出新創扶植政策|SBIR、貸款補貼與AI算力雙軌加持創業生態
索引新聞| 王志強
2025 年台灣政府大幅強化對新創與中小企業的補助與扶植政策,涵蓋 SBIR 技術研發、數位轉型、貸款利息補貼,以及台北市專案 AI 算力資源支持,助力創業者降低成本與提升競爭力。台灣政府於 2025 年推出多項 新創扶植政策,包括經濟部主導的 SBIR 創新研發補助、青年創業貸款利息補貼、數位轉型資助,以及台北市 AI 新創專屬的 AI 算力補貼與拔尖獎勵。相關措施助新創團隊活用資源、加速研發與市場拓展。
中央 SBIR 補助強化創新研發支持
台灣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SMEA)2025 年持續推動 SBIR(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全年採 隨到隨審機制,補助金額分三階段:
-
Phase 1:最高 NT$100 萬,為期 6 個月;
-
Phase 2:最高 NT$500 萬(一年期)或 NT$1,000 萬(二年期);
-
Phase 2+:加值應用階段補助最高 NT$500。
地方政府也同步推出 地方型 SBIR,例如臺中市依地方特色提供最高 NT$100 萬補助,尤其聚焦綠能與環保領域。審查通過率較高,有利地方中小企業參與研發升級。
貸款利息補貼與員工培訓補助降低創業門檻
政府針對新創前 5 年的創業者推動 青年創業貸款利息補貼:
-
對象為 20–45 歲首次創業者,設立未滿 5 年;
-
貸款額上限 NT$1,200,000,政府補助年利率上限 1.5%;
-
可搭配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減少擔保壓力。
同時,透過勞動部 員工訓練補助(如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在職訓練補貼),支持企業提升人力競爭力,補助講師費、教材費與場地費,最高補助每人達 NT$24,000 元。
數位轉型與 AI 應用補助促創新落地
經濟部推動的 數位轉型輔導計畫 支持中小企業導入 AI、ERP、CRM、電商等系統,補助比例最高 50%、上限約 NT$300,000 元,並提供免費數位顧問輔導。
數位發展部亦推出專項補助:
-
軍民通用資安技術研發和無人機資安檢測計畫補助至 40%、最高上限 NT$128,000;
-
「AI 新秀計畫」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一年 AI 應用培訓,每月補助 2–3 萬元,預計 8 月開班。
台北市專案政策:AI 算力補助與新創拔尖資金支持
台北市政府推出針對特定領域的新創政策,重點如下:
-
「新創拔尖補助計畫」針對資通訊軟硬體、生技醫療產業,從設立滿 1 年、不超過 8 年,且近 3 年內獲投資總額達 NT$500 萬以上的新創公司選三案,每案可獲最高 NT$1,500 萬三階段補助;
-
同時與台灣智慧雲端服務公司合作,提供每家 AI 新創最高 NT$30 萬的 免費計算算力資源,加速技術開發與市場推動。
政策背景與未來展望
行政院與國發會提出一系列 優化新創資本環境的策略,包括推動天使投資租稅優惠、放寬國發基金投資限制、簡化外國人投資程序、提高早期投資便利性,目標 5 年內孕育至少一家獨角獸企業並每年帶動新創投資金額增加。
此外,國科會規劃 2025 年科技預算提升至約 NT$1,800 億元,重點聚焦晶片創新、生成式 AI、淨零科技與科研人才培育等領域,以支撐台灣成為深技創新的全球重鎮。
當前狀態與關鍵觀察焦點
目前,台灣政府補助政策已全面覆蓋從研發、數位轉型、貸款支持到專案算力資源與地方補助策略,各項措施能支援不同成長階段的新創團隊。未來觀察重點包括:
-
補助資源是否有效流入 AI、生技及綠能等深技領域;
-
政府是否進一步整合跨部會資源以提升申請效率與審查速度;
-
補助政策與資本市場機制(如 TIB 延伸上市門檻)間是否良性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