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IRA擴大綠能補貼:加速太陽能與風電部署浪潮
【INDEX News 吳思妤】
美國《降低通脹法案》(IRA)推動史上最大規模綠能補貼,2025年最新指導方針擴及太陽能、風能與儲能,企業與州政府紛紛加速布局能源轉型。此政策正重塑全球綠能投資與供應鏈結構。
IRA 2025最新補貼規則出爐,加速清潔能源部署與製造業回流
美國總統拜登於2022年簽署的《降低通脹法案》(IRA),被視為美國歷來最具規模的氣候行動計畫。根據美國財政部與能源部2025年最新指導方針,IRA擴大涵蓋對太陽能、風能、電池儲能、氫能與綠色製造的補助內容,並確立未來10年的政策可預期性。
超過3690億美元氣候支出,聚焦三大補貼領域
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IRA 預計投入超過 3690 億美元 用於氣候與能源支出。補貼主要集中於三大類別:
-
清潔電力建置補助:涵蓋地面型太陽能、海上風電、社區型儲能與微電網。
-
製造稅收抵免(45X):針對本土製造太陽能模組、電池、逆變器等設施提供退稅與獎勵。
-
潔淨氫與碳捕捉技術補助(45V與45Q):支持創新減碳與綠氫生產技術。
2025年起,能源部要求受補助業者需提供碳排資料與在地生產證明,以防止「漂綠」與補助濫用。
全球製造業重組:美、歐與亞洲業者角力 IRA 紅利
IRA不僅影響美國國內業者,也對全球能源供應鏈產生深遠衝擊。許多亞洲企業,特別是台灣、韓國與中國大陸的電池與太陽能模組製造商,紛紛在美設廠以取得補助。
產業動態摘要:
-
韓國LG Energy與SK On:在美擴建電池工廠,享有IRA稅收抵免。
-
德國西門子能源:宣布在美投資陸域與離岸風機產線。
-
中國隆基綠能:評估轉移部分產能至墨西哥或美國以避開貿易壁壘。
州政府響應政策,加速地方能源轉型專案
美國各州亦積極響應IRA政策。根據環保署統計,已有超過1500個新興綠能項目在2023–2025年間立案,其中超過60%集中於南部與中西部「再工業化地區」。
代表性專案包括:
-
德州:部署全美最大單一儲能設施(400MW)
-
密西根州:轉型廢汽車廠區為太陽能工業園區
-
紐約州:推行社區型太陽能共享平台,強調能源公平
國際政治與競爭:IRA遭歐盟批為「產業補貼競爭者」
儘管IRA被美國內部讚譽為創造就業與刺激再工業化的關鍵,但歐盟、英國、日本與加拿大對其大規模補貼政策表達關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曾表示:「IRA在環境轉型上是正面進展,但不能讓補貼競賽破壞公平市場與世貿規則。」
目前,WTO尚未對IRA展開正式調查,但G7國已啟動「再生能源產業透明對話平台」,以平衡彼此投資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