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rda Space 募得 $187M 推進微重力藥物晶體研發
【INDEX NEWS 王志強】
美國太空製藥新創 Varda Space 完成 $187M 系列 C 輪募資,由 Natural Capital 和 Shrug Capital 領投,累積總募資 $329M。資金將用於擴增 微重力藥物晶體研發實驗室、提升太空飛行任務頻率,並擴張阿拉斯加與加州實驗基地。總部位於加州 El Segundo 的太空生技新創 Varda Space 於 7 月 10 日宣布完成 $187M 系列 C 輪募資,資金將推動其 微重力藥物晶體研發計畫與商業化太空製藥平台建設。
募資規模與投資方結構
本輪募資由 Natural Capital 與 Shrug Capital 領投,Lux Capital、Founders Fund、Peter Thiel,以及 Khosla Ventures 等均參與,使 Varda 累積募資達 $329M。其目標是提升太空航班頻率與實驗室研發能力。
微重力藥物晶體研發突破與應用
Varda 利用低地軌道 微重力環境 執行藥物晶體製程,已於 2023 年成功製造 HIV 藥物熱賜諾(Ritonavir)的 Form III 晶體,並帶回地球結構完整。
這類晶體在微重力下成長更均勻、穩定,能改善藥物可溶性與生物利用率,並開拓新的製劑形態 。
太空航班與研發基地擴張佈局
截至目前,Varda 已完成三次太空飛行與重返任務,第 4 次任務正在軌運行,第 5 次計畫年底前發射。
獲得資金後,將提升發射頻率,朝「月度」甚至「每日」飛行目標前進 。同時公司亦擴展地面基地,包括阿拉斯加 Huntsville 新辦公室與加州 El Segundo 的 10,000 平方英尺藥物晶體實驗室。
產業前景與市場挑戰評析
微重力製藥方式為藥廠提供新型晶體結構與專利機會,可望進一步提升 藥物效果與製程效率 。
不過尚需克服成本高昂、發射風險與藥廠認同挑戰,若取得 FDA 認可與實際商業應用成功,將對醫療用品市場形成重大影響 。
可望吸引藥廠合作與商業化加速
Varda 計畫與更多藥廠合作,擴展至生物製劑與單株抗體等高價值領域,其研發平台與政府部門合作也逐漸成熟。未來採用空間製晶方式之藥物若成功商業化,將為公司贏得先發優勢。
伴隨資金與實驗基地擴展,Varda 正加速部署其太空製藥平台,未來可望突破微重力藥物晶體限定,重塑製劑研發模式。然而,如何降低成本、通過監管審查、並實現量產,將是其後續發展的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