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豚擱淺事件頻傳 人為活動成海洋生物威脅

圖說:海豚,僅作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Pexels)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又多元的海洋生態,如海龜、鯨魚和海豚等珍貴的海洋物種。不過光是去年(2020年)鯨豚擱淺的種類就占世界上所有鯨豚種類的四分之一,而從沿岸擱淺的數量不斷增加的狀況下,排除個體肉身已腐爛等一大原因,其餘死亡因素一來自於海洋廢棄物汙染和人為海上活動對棲地的破壞,就讓我們來了解鯨豚擱淺的原因吧!

我國官方的保護行動

海洋保育署成立海洋野生動物救傷的前鋒部隊「海寶救援網」團隊,自2019年起每季發布擱淺公告,讓國人更能從數據和圖片了解真實在海岸上演的鯨豚與海龜擱淺情形,並密切關注救援的狀況。根據2020年海保署年度通報案件統計,臺灣鯨豚擱淺數量共161隻,其中143死亡,活體18隻,最終野放8隻個體。從往年的數據來看,擱淺的數量有上升的趨勢,但同時野放活體的數量也有增加。其中又以外島金門現和連江縣為鯨豚主要擱淺區域,而澎湖、高雄、新北和台東都維持一年超過10起的擱淺案例。

(圖片來源:Pexels)

鯨豚擱淺的原因

依照2020年統計項目來看,台灣一年擱淺的鯨豚種類高達21種,為全球鯨豚種類的四分之一,其中又以露脊鼠海豚(又稱江豚)為擱淺最多的物種(占比29%),其次則為小虎鯨(占比17%)和瓶鼻海豚(占比16%)。就國際擱淺事件來看,鯨豚擱淺的原因並沒有統一而規律的答案,大多是個體擱淺上岸已經腐敗至無法判斷死因的情形占多數,臺灣的狀況亦是如此。不過,有些原因還是有跡可循,臺灣其它常見的狀況像是動物體內器官有病變的情形,占擱淺事件原因25%;而體表具有「網痕」或身體部位遭外力切除等可能起因於漁業混獲的情形,占擱淺事件原因16%,其餘可能遭撞擊致死的物種約占1%。

根據海保署分析,多數鯨豚擱淺仍和人為活動密切相關,如誤捕、船擊和海上工程噪音影響鯨豚辨位機能等為最常見的狀況。解剖擱淺物種的報告顯示,許多鯨豚企管和支氣管都有泡沫和肺水腫,死因為嗆水致死,很有可能是鯨豚吻部遭漁網纏住而無法正常呼吸。若漁區和鯨豚棲地重疊,更會出現船螺旋槳擊傷鯨豚的事件。

遇到鯨豚擱淺怎麼辦?

大家若是在海邊遇到擱淺的鯨豚,很多人都想趕緊將鯨豚拖入海中。海保署表示,自行將鯨豚拖入海水中為錯誤的救援方式,更有可能讓原本生理狀況不佳的個體在進入海中後無法正常游泳而死亡。海委會表示,建議遇到擱淺事件可以盡速撥打海巡署「118專線」,在現場可以謹記「四不三要」原則,保護鯨豚也維護自身安全。

  • 四不:不能風吹日曬、不能喧嘩、不能站在鯨豚頭尾處、不能拉扯胸鰭和尾鰭
  • 三要:要扶正、要保濕、要記錄呼吸心跳

海委會建議保護鯨豚個體時,避免徒手拉扯個體,自身也應該避開鯨豚首尾處以免遭攻擊受傷。可以用些許海水保持鯨豚肌膚濕潤,但切記勿用「潑水」的形式將水灌入鯨豚的氣孔中,避免嗆水情形發生。

身為島民的我們,同時肩負著環境保育的責任,為了海洋生物的永續生存,必須了解鯨豚保育的重要性,並減少海洋廢棄物的產生和人為的海上活動。透過全體社會的努力,才有辦法在美麗的海洋裡,看見這些珍貴的物種愜意生存。

※資料來源: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20全年度擱淺報告》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