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海洋環境教育向下扎根及持續淨灘 ,守護海洋永續

圖說: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潟遊三生環境教育活動(圖片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臺灣四周環海具有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為使海洋資源能永續發展,需要結合全民與社區力量一同來投入守護工作。營建署其轄管的國家(自然)公園,也依據在地海岸環境特性,規劃出不同清潔頻率,並建置跨機關通報機制,來強化海岸清理量能與效率,同時也持續辦理環境教育與淨灘活動宣導,讓守護海洋的力量能夠向下扎根。

圖說: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向海致敬」-親近海洋淨灘活動(圖片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海岸地形崎嶇,維護海岸清潔需克服多重障礙與挑戰

營建署表示,受到地理位置、海象及地形等條件限制,使得海岸清理及海洋廢棄物清運面臨許多障礙和挑戰。如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通往和仁、大清水、匯德與崇德海灘之路線都相對困難,須仰賴人力揹負並配合吊掛完成廢棄物清理;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則因天然的玄武岩地形,海岸多為垂直陡峭山壁,大大小小的海漂廢棄物夾雜在礁石縫中,須以人力撿拾,將廢棄物集中、打包後吊掛搬離,清理作業需考量潮汐並利用膠筏搶灘登陸,由特戰退役志工垂降吊掛方式進行,每次淨灘、清運都要針對區段地形障礙,考量志工體力負荷及天候和潮汐限制,以對環境傷害最小方式規劃吊掛,在資源限制下跟時間賽跑,戰戰兢兢如同執行特種任務。

圖說: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特戰志工進行籠床箍海岸海漂垃圾吊掛(圖片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另外,濱海型國家(自然)公園如墾丁、太魯閣、金門、澎湖南方四島、台江、壽山等轄管園區179.3公里海岸,以「每一寸海岸都乾淨」為環境清潔維護目標,擬定「定時清、立即清、緊急清」3大清潔原則,來維護海岸清潔,近3年來已清除2,833公噸的廢棄物。

營建署指出,環保署111年辦理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中,抽中墾丁及金門國家公園轄管9處快篩點位,平均乾淨等級達2.5(分10級,等級越低越乾淨),顯示國家公園海岸乾淨程度已達「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設定遊憩區或風景區景點(2-3等級)目標。

結合民間及社區力量,強化海洋環境教育

營建署表示,為加深國人海岸環境保護意識,各管理處亦積極邀集民間團體、社區夥伴及學校社團共同參與淨灘活動,透過教育宣導向下扎根,去(111)年共製作海洋教案4套及舉辦35場海洋教育體驗交流活動體驗,共有1,399人參加。

此外,為讓民眾能有安全、舒適的親海體驗,現已陸續完成澎湖東嶼坪嶼入口意象整體規劃改善工程,讓浮潛熱點能與聚落間步道串連、改善壽山西海岸停車服務設施及告示牌設施,未來也會持續提供友善安全設施優化親海活動空間及多元海洋環境教育體驗活動。

營建署最後表示,雖然中央、地方與民間三方有共同合作與定期清理,但海洋廢棄物依然會隨季風、洋流或人為等因素,產生堆積等現象,因此也鼓勵民眾可透過參加環境教育體驗或淨灘活動,共同加入維護海岸清潔的行列。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