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結婚抽獎金 柯文哲:盼能透過倡議帶動社會議題 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為鼓勵市民結婚成家,臺北市政府14日舉辦「2022臺北、千萬要結婚、結婚送千萬」頒獎暨宣傳記者會,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致詞時表示,市府推出抽獎活動,是希望透過倡議方式帶動社會議題,希望讓鼓勵結婚成為年輕人之間的話題,並透過同儕間的起鬨,增加有情人結婚的機率。

(圖說:臺北市政府14日舉辦「2022臺北、千萬要結婚、結婚送千萬」頒獎暨宣傳記者會,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提高結婚率。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柯文哲表示,今天正好是白色情人節,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過,婚姻也是需要經營的,所以也要祝福天下的眷屬都是有情人。他說,在2020年臺灣出生人數就低於死亡人數,不過,因為當年移民人數超過1萬人,臺灣總人口數才沒有下降。到了2021年,臺灣總人口開始下降,臺北市人口也下降,這當然有一些原因,例如很多海外僑民戶籍都設在臺北市,因疫情關係,長達兩年沒有回來,戶籍被取消。但是去除這個因素,少子化還是臺灣目前要面對的重要國家問題,甚至有人認為這已達到國安問題的程度。

(圖說:白色情人節,市府催婚推出抽獎活動。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柯文哲接著說,在1年前市府研究後認為,臺灣少子化真正的問題不是年輕夫妻不生,而是年輕人根本不結婚。結婚的夫妻並沒有少生,而是不結婚的人占的百分比太高了,以40歲的人來說,沒有結婚的比例從12%一直上升到35%,所以目前臺北市40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比例大約占3分之1。「不婚」與「晚婚」現象日趨明顯,而且在醫學上,女性超過35歲就列入高齡產婦的危險群,年齡越大,生產的風險愈高。對此他曾與民政局長藍世聰討論過對策,要解決臺灣少子化的問題,恐怕不是一直在鼓勵年輕夫妻生育,更重要的是要鼓勵大家結婚。在統計數據上看起來,臺灣不像歐美國家,臺灣因為傳統社會觀念的關係,非婚生子女占比很少,約占2%左右,大部分的臺灣人都是結婚後才生育子女。所以鼓勵年輕人結婚才是正本清源的方法,從現在開始,要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應該是鼓勵年輕人結婚,這一步要先做到,至於之後孩子的學前教育補助、增設公托、非營利幼兒園等市府還是會繼續做。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柯文哲表示,臺灣去(110)年的結婚對數為11萬4千多對,臺北市結婚對數是1 萬1千多對,創50年以來新低的數字,且未來可能會愈來愈低。因為在社會上若有年輕人普遍不婚的風氣及文化,要扭轉回來很不容易,所以提高結婚率是全臺灣中央及地方政府民政單位未來很重要的工作。市府當然不認為年輕人光靠5萬元獎金抽獎就會跑去結婚,而是希望將「鼓勵結婚」當做一個社會議題來倡導,結婚獎金除月月抽、季季抽,還有年度加碼抽活動,就是希望把鼓勵結婚當作一個推廣運動,以及年輕人之間可以起鬨討論的話題,增加有情人結婚的機率。

柯文哲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媒體詢問,臺北市萬華昨天又停電,臺電說法是設備潮濕造成絕緣不良,柯市長覺得臺電的事故率會不會太高了?柯文哲回答說,以前很少聽到停電,最近實在是太多了,因為這兩天桃園、臺南、南投、臺北市萬華、新北市林口等都發生停電,如果偶而一兩次發生停電,還可以說是意外,太多次恐怕就要做系統性的檢討。另外,就是最近媒體上討論的議題,臺北市重大工程被限電的案子這麼多,到底要怎麼解決?如果說要蓋變電所,也不是今天蓋了,明天就會蓋好,現在很多建設都蓋好了怎麼辦?如果說限電不是缺電,但問題就是沒電可以用,臺北市重大工程至少有22件被限電,到底要怎麼解決,更令人頭痛。

媒體詢問,行政院長蘇貞昌因停電問題先後槓上立委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一直在開戰場,是為了拉抬民進黨的選情?柯文哲回答說,臺灣在現階段不需要發現問題、解釋問題的人,而是要解決問題的人。缺電就是個問題,變電所的設計圖都還沒送到市府,什麼時候才能蓋好?難道未來7年臺北市的重大工程都要限電?他希望不要再吵架,趕快想一想問題要怎麼解決?

媒體詢問,有議員質疑市府抽5萬元結婚獎金鼓勵結婚的政策沒有對症下藥?柯文哲回答說,社會運動都必須要透過倡議,市府要讓大家知道少子化真正的原因不是不生,是不婚與晚婚,所以要鼓勵年輕人該結婚時就應該要結婚,就像他也要回家了解兒子與女兒的想法,並想辦法鼓勵他們結婚。

媒體詢問,北市府有很多人收到足跡簡訊,柯市長怎麼看?柯文哲表示,最近日本、南韓、香港、新加坡疫情都相當嚴重,中國大陸深圳昨天捷運還停開,上海也加強管制,臺灣周邊的國家是發生什麼事?他接著說,世界疫情整體趨勢還是下降,日、韓等國跟在趨勢後面,臺灣在3月7日開始入境居檢由14天改為10天,推算第一波境外移入應該會在3月17日開始出現,到時要觀察看看,他現在也是很擔心,不過萬一有問題還有一些緩衝期,市府內部會再進行相關疫情發展的研究。有關疫苗護照,北市府都已準備好,如果有需要就會上線開始強力管制,如果民眾沒有打疫苗,很多地方就會被限制不得進入,以避免疫情擴散。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