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凝視記憶的殘骸 陳列《殘骸書》新書發表座談會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印刻文學合作出版駐館藝術家陳列散文《殘骸書》,該書為臺灣當代重要散文家陳列睽違十年新作,寫下駐館期間於景美、綠島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見聞與思索,直面自身曾受白色恐怖的經歷,也向無數受難者的反抗、志氣、自由與尊嚴致敬。
3日下午於人權館舉辦新書座談會,邀請本書作者陳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向陽對談;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教授楊翠、作家廖玉蕙、朱嘉漢、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專員林志鴻、臺灣共生青年協會理事長蔡喻安、教師陳美桂、李文成等貴賓與會。
人權館館長洪世芳對見證《殘骸書》的出版感到非常榮幸,人權館自啟動駐館藝術家計畫,即邀請親歷白色恐怖的散文家陳列駐館創作,陳列老師回到他曾經刻骨銘心、「凝心」的歷史空間,去尋思他心中殘缺、遺憾、甚或刻意遺忘的記憶,這過程有如剝開封結已久的傷口,想必歷經一番的困難與掙扎。這本書老師回頭看顧他一生的點點滴滴、他所見所聞的白色恐怖遭遇,他內斂、沉靜、堅定的筆觸,娓娓訴說著白恐歷史的記憶及面對傷痛的勇氣,是瞭解白色恐怖歷史值得一看的書。
政大臺文所教授陳芳明表示,自身曾為黑名單的一份子,飽受在海外的鄉愁,與曾在島內被監禁的陳列同感,親情的切割是對人最大的凌遲。《殘骸書》以平靜的文字表現立體的情感,閱讀過程中感受到陳列不斷稀釋洶湧的憤怒,讀後卻會不斷湧現。陳列以從容的姿態面對痛苦的歲月,陳芳明教授認為一般寫作者非經生命中的沉重試煉無法效仿。
作家廖玉蕙認為《殘骸書》是一本沉痛之書,陳列淋漓表現身心的痛楚,極為動人。除了記取歷史記憶的教訓,讀者更能感受到陳列的生命經過砥礪,也是一本情感豐富之書;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表示,作為讀者必須要向陳列學習,因為不斷凝視記憶中的傷痕直到平靜面對,是對自身歷史認識不足的臺灣社會最好的學習對象。
《殘骸書》為陳列繼《躊躇之歌》後睽違近十年新作,陳列感謝駐館期間人權館對寫作者的協助,作為親歷白恐案件的創作者,耗費精神、歷經折磨書寫受難經驗及獄中生活點滴,猶如面對巨大創傷的自我保護機制,龐大的歷史重量曾令其刻意遺忘,更使回顧該段生命記憶猶疑未定。穿梭在長達四十年以上的白色恐怖時間跨度,陳列感受到自身、他人及時代的共同創傷,「回憶的確會傷人」,他比喻白色恐怖是一艘沈船,被刻意遺忘、充滿殘骸、有待發掘。透過對記憶碎片的撿拾,建構不同於檔案史料與口述歷史的觀看方式,陳列引用普魯斯特的觀點,認為文學是作家為讀者提供的一種光學儀器,使讀者透過作品觀看更為深刻的世界。
陳列形容在創作《殘骸書》期間,自身的經歷比起無數前輩們微不足道,因此如何回望並看待白色恐怖的歷史「是一趟又長又遠、沒有終點、經常令人疲憊和畏怯的漫步之旅」。徘徊在歷史遺址之中,陳列追索在零碎的記憶中的現今場景,在記憶中找尋定位自我、與諸多離散受傷的受難者靈魂相伴方能安頓,並重新發現痛苦記憶所帶來的啟示,期許一個可以公共參與和實踐的更好社會。
國藝會董事長向陽肯定《殘骸書》非常嚴肅地檢討威權的遺緒,並且感性地呈現白色恐怖時代受難者共同的心理結構。關於破碎的記憶、破碎的歷史、破碎的人與心,陳列以文學之筆表達歷史學家無法陳述的歷史,即接近在漫長的白色恐怖年代,渴求自由的社會集體受凌辱的創傷心靈。向陽亦肯定陳列出道以來多變的風格,卻始終不離對人性與土地的關懷,在《殘骸書》中不見控訴,反而在平淡的態度中顯現巨大的悲憫與哀傷。
人權館自啟動駐館藝術家計畫以來,迄今已邀請陳列、黃崇凱、舞鶴等重量級作家進駐,提供創作者長時間在兩座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歷史現場駐留、感受與書寫,期望透過文學之眼,見證威權統治的苦難以及作家光影疊嶂的辯證,進一步引發讀者對歷史的共感與省思。
【陳列簡介】
陳列,本名陳瑞麟,1946年生,臺灣散文家。1972年以言論問題被捕,繫獄近四年,出獄後從事翻譯與散文創作,作品題材關懷臺灣山林與土地,並以內斂沉靜的語言鋪展生命哲思,曾以〈無怨〉、〈地上歲月〉、《躊躇之歌》等代表作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大獎、臺灣文學金典獎等,並獲選「當代臺灣十大散文家」。
記者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