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科技新創 H1 2025 創投排名升至全球第三
【INDEX NEWS 王志強】
在今年上半年,印度科技新創融資達 48 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與英國),儘管整體創投趨緩,但運輸物流、零售與企業應用領域資金活絡,顯示市場更成熟且抗跌性增強。
印度科技創投在 2025 年上半年突破瓶頸,以 48 億美元募集總額成功躍升為全球第三,超越德國與以色列,顯示該國新創生態強韌成長。
融資總量與全球排名攀升
根據 Tracxn 的「India Tech Semi‑Annual Funding Report H1 2025」,印度科技新創融資總額達 4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25%,但仍高於 2024 下半年28%,成功由全球第四升至第三位,僅次於美國與英國 。
各階段融資皆見下滑,但巨額資金仍吸睛
-
Seed 階段:募資 4.52 億美元,同比大跌 44%。
-
Early‑Stage:募資 16 億美元,下滑 16%。
-
Late‑Stage:募資 27 億美元,亦下滑 27% 。
儘管投資量減少,依然有 5 筆超過 1 億美元的大型融資,包括 Erisha E Mobility(10 億美元)、GreenLine(2.75 億)、Infra.Market(2.22 億)、Spinny 和 Darwinbox 。
產業面向—誰最吸金?
-
運輸與物流科技募資 16 億美元,年增 104%(較 2024 下半年)。
-
零售科技募資 12 億美元,較下半年增 25% 。
-
企業應用科技募得 11 億美元,雖年降,但仍具市場信心 。
創投趨勢—成熟與併購增多
-
上半年完成 73 起併購交易,比去年同期的 54 起成長顯著 。
-
IPO 活動放緩,僅 12 家新創上市(2024 上半年為 21 家) 。
-
投資熱區為 Bengaluru(佔 26%)與 Delhi(佔 25%) 。
-
主要投資機構:Accel、AngelList、SoftBank 等領跑不同階段輪次 。
雖整體投資額呈現下降趨勢,但大額資金交易與併購頻繁且多元,證明印度新創市場逐漸進入成熟階段。隨著運輸、零售與企業科技持續吸引資金青睞,0.25關鍵企業創新與固本求強方向明確。未來若創投復甦曲線出現,印度地位有望更進一步。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