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布通用AI實踐準則:全球首個GPAI合規指導框架正式出爐

歐盟發布通用AI實踐準則:全球首個GPAI合規指導框架正式出爐

歐盟執委會推出創新性AI治理工具,為人工智慧產業建立透明度、著作權與安全性標準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2025年7月10日正式發布《通用AI實踐準則》(General-Purpose AI Code of Practice),這項劃時代的政策工具旨在協助人工智慧製造商及供應商符合《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的法規要求。此舉標誌著全球首個針對通用人工智慧(GPAI)的官方合規指導框架正式問世,預計將對全球AI產業治理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2025年7月10日正式發布《通用AI實踐準則》(General-Purpose AI Code of Practice),這項劃時代的政策工具旨在協助人工智慧製造商及供應商符合《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的法規要求。此舉標誌著全球首個針對通用人工智慧(GPAI)的官方合規指導框架正式問世,預計將對全球AI產業治理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三大核心領域建立行業標準

這項實踐準則圍繞三個關鍵領域制定了詳細的指導原則:透明度、著作權保護以及安全性管理。每個領域都針對當前AI發展面臨的實際挑戰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透明度要求:建立模型文件標準

在透明度方面,實踐準則為所有通用AI供應商提供了標準化的模型文件表格。這項創新措施要求AI開發者詳細記錄並公開模型的核心資訊,包括訓練資料來源、預期用途、技術限制以及評估過程等關鍵細節。這種透明度機制的建立,不僅有助於使用者更好地理解AI系統的能力與局限性,同時也為監管機構提供了有效的監督工具。透過標準化的文件格式,相關方面能夠更容易地比較不同AI系統的特性,促進行業內的良性競爭與技術進步。

著作權政策:確保合法性與合規性

針對AI訓練過程中的著作權問題,實踐準則建立了完整的著作權政策框架。這項政策通過技術手段與流程管理的雙重保障,確保AI系統在資料爬取和模型訓練過程中的合法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政策要求AI開發者在可行範圍內主動識別並阻止違法內容的使用。這項措施不僅保護了原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也為AI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著作權問題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歐盟的這項政策為解決相關爭議提供了重要參考。

安全性準則:針對高風險模型的管理架構

對於高風險AI模型的供應商,實踐準則建立了系統性的風險管理架構。這套架構包含風險識別、處理框架以及通報機制三個核心組成部分,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管理閉環。風險識別階段要求供應商建立全面的風險評估體系,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處理框架則提供了標準化的風險應對流程,確保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通報機制則建立了與監管機構的溝通渠道,保證重大風險能夠及時上報並得到適當處置。此外,實踐準則還要求相關供應商定期更新風險評估資訊並提交給監管機構,確保安全管理措施能夠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2025年7月10日正式發布《通用AI實踐準則》(General-Purpose AI Code of Practice),這項劃時代的政策工具旨在協助人工智慧製造商及供應商符合《歐盟人工智慧法案》(AI Act)的法規要求。此舉標誌著全球首個針對通用人工智慧(GPAI)的官方合規指導框架正式問世,預計將對全球AI產業治理模式產生深遠影響。

非強制性質但具重要指導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通用AI實踐準則採用了非強制性的設計理念。這意味著AI開發者和供應商可以選擇是否採用這些準則,但一旦採用,就能相對容易地滿足《AI Act》的相關規定。這種設計既保持了市場的靈活性,又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合規路徑。對於希望進入歐盟市場或與歐盟夥伴合作的AI企業而言,遵循這些準則將大大降低合規成本和法律風險。

審核程序與實施時程

目前,這項實踐準則仍需經過歐盟各成員國政府以及歐盟委員會的內部審核程序。根據預期時程,該準則有望在2025年底之前正式成為歐盟的官方指導文件。審核期間,相關利益方仍有機會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最終版本能夠充分反映行業需求和技術發展現狀。

全球影響與未來展望

業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項實踐準則的發布具有重要的全球意義。作為世界首個針對通用AI的官方合規指導框架,它不僅將協助組織有效落實《AI Act》的要求,更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制定類似政策的重要參考。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建立完善的治理框架已成為全球共識。歐盟的這項創新舉措,預計將推動全球AI產業朝向更加透明、安全和負責任的方向發展,為人工智慧技術的健康發展奠定重要基礎。對於全球AI企業而言,密切關注這項準則的發展並適時調整自身的技術和商業策略,將是把握未來市場機遇的關鍵所在。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