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開完刀就能下樓買便當 醫解析「1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位計程車司機因長時間開車和蹲著修車,導致原本的痔瘡問題惡化,出現腫脹脫垂、出血、疼痛等嚴重症狀,就醫時已形成大範圍血栓外痔,經過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英瑜醫師安排手術,術後當日便能行動自如,隔日更已恢復開車營業。
雷射消融痔瘡手術是痔瘡治療新突破 6大優勢一次瞭解
治療痔瘡傳統手術以切除病灶為主,雖然能解除症狀,但恢復期較長、疼痛感較高,隨著雷射技術的進步,雷射消融痔瘡手術成為突破性的治療選擇。李英瑜醫師指出,雷射消融痔瘡手術利用雷射導入能量,透過光消融、光凝固與光汽化三種作用,讓痔瘡組織自然萎縮、纖維化,不僅能改善出血與脫垂,還能減少復發風險。
雷射消融痔瘡手術的優勢包括:
- 切口極小、僅約0.2公分,幾乎無創
- 術後疼痛極低、無需長期住院
- 恢復快速,多數患者術後即能返家
- 術後追蹤簡便,僅需1至2次回診
- 適用於第一至第四級痔瘡患者
- 適合反覆出血、生活或工作無法長期休息、免疫力較差的人
李英瑜醫師表示,雷射消融痔瘡手術快速恢復、低度疼痛,痔瘡治療邁入新世代。痔瘡不再需要「忍痛等切除」,透過雷射消融手術,患者如同經歷一場「魔術」般的治療,溫和而有效,讓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痔瘡分成4個等級 嚴重可能出血或組織壞死
痔瘡是人體正常存在於肛門的「軟墊」結構,由血管與結締組織組成,平時幫助肛門閉合、避免排便外漏。當腹壓升高(如長時間久坐、便祕、懷孕、過度用力排便)、血液循環不良或肛門組織退化時,這些軟墊會逐漸膨脹、鬆弛與脫垂,進而引發腫脹、搔癢、異物感、出血,甚至疼痛。
痔瘡的發展通常可分為四個等級:
- 第一級:僅出血,無脫垂
- 第二級:排便時脫垂,排便後可自行回復
- 第三級:脫垂需用手推回
- 第四級:無法推回,可能合併血栓或壞死
痔瘡初期可透過飲食調整、藥物控制緩解,並利用坐浴、減少久坐來住血液循環,但如果持續惡化或反覆發作,就需考慮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久坐族、孕媽咪、長輩痔瘡高危險群 醫師分享非藥物舒緩新對策!
痔瘡導致排便疼痛、出血該怎麼辦? 醫師建議4族群可考慮手術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5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