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眼針療法」搭配西醫 解決40歲男「複視」困擾!

中醫「眼針療法」搭配西醫 解決40歲男「複視」困擾!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40歲的林姓男子,近日突然出現「複視」症狀,看東西會出現重影,單眼在同一時間看到兩個重疊影像導致他無法專注工作,日常生活更是大受影響。經友人建議進一步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求診,由主治醫師徐靖翔進行眼針治療,經兩個療程後重影現象顯著改善,其他眼針治療案例也成功刊登於《中醫藥研究論叢》期刊,以中醫眼針搭配西醫共同治療達到良好療效,為眼疾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契機。

治療新趨勢「眼針療法」 改善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肌肉  

針灸常見於治療肩頸痠痛、腰背不適等筋骨問題,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其實中醫針灸應用廣泛,尤其「眼針療法」近年在治療眼疾方面展現亮眼成效。高醫中醫部部主任蔡政勳表示,近年來,中醫針灸療法常見於肌肉筋骨痠痛,而眼針療法因其獨特療效,成為眼科治療的新趨勢,為眾多患者帶來曙光。

中醫眼針療法屬於針灸治療的一種,主要針對眼部及全身疾病進行微針刺激。醫師運用特製細軟針具,從眼眶周圍的睛明穴、球後穴等穴位直接入針,沿著眼球外肌肉層,深度可達3-5公分,藉此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肌肉,並提升淚液分泌。眼針治療使用的針具經過特殊設計,針體極細且針頭經過鈍化處理,大幅降低對眼部組織的刺激與損傷,提升安全性。

延緩退化、促進視神經再生 特殊族群應請醫師評估

徐靖翔醫師表示,多項研究已指出,眼針對視功能的改善具臨床實證,在系統性回顧與大數據分析研究中眼針可促進眼底微血流量與視網膜氧含量,有助於延緩退化與促進視神經再生。像是「乾眼症」可刺激眼周穴位,促進淚腺與瞼板腺功能恢復,改善體質與淚液分泌,有效緩解症狀;「視神經疾病與青光眼」可活化視神經細胞,促進視神經代謝與修復,減緩退化速度,並協助穩定眼壓。「眼底疾病」能促進眼底微循環,增加血液流量,加速病變組織的修復與吸收,並活化視網膜細胞,延緩退化。

徐靖翔醫師也提醒,由於眼針屬深層針刺,針刺部位靠近眼球與重要血管神經結構,需要不斷練習才能掌握精巧熟練的手法,確保進針安全與療效,因此在操作時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中醫師進行,並配合眼科檢查如OCT、視野測試等作為輔助評估。在治療前,若有懷孕、蟹足腫體質、服用抗凝血藥或凝血疾病者,應主動告知醫師。治療後,建議48小時內先冰敷,48小時後改熱敷,有助於緩解不適與瘀青。

結合西醫檢查與治療 中醫眼針療法新選擇 

中醫眼針療法不僅能治療眼部疾病,也能調節全身機能,透過調理肝腎、滋養氣血,從根本改善健康。臨床經驗顯示,結合西醫檢查與治療,能更全面地守護眼睛健康,提升治療效果。中醫眼針療法結合傳統智慧與現代技術,能針對眼部健康問題提供多方面的改善。對於乾眼症、青光眼、視神經退化等疾病,眼針療法已成為患者的新選擇,為靈魂之窗帶來新的希望。

【延伸閱讀】

老婦雙眼複視、畏光,一檢竟是「8公分大顱內動脈瘤」! 1治療方式免開頭蓋骨

車禍產生複視竟是「眼窩骨碎裂」導致 導航結合內視鏡精準修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7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