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使用大麻 出現被害妄想!家人醫師聯手救回失控的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19歲的大一S生,反覆使用大麻數個月後開始出現聽幻覺(彷彿有宇宙來的人聲和自己對話)、被害妄想,甚至也懷疑家人暗中對自己搞鬼,聯合起來對付自己,也因此一直想外出,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情緒易怒,行為躁動,態度多疑,不斷與人口言衝突。在家人積極勸說下,勉強同意去看醫生,診斷為大麻引發之精神病。S生初期缺乏病識感,對醫療人員具高防禦性、言語攻擊、舉止激動,後來在家人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陳奇醫師與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並配合醫囑下,才逐漸康復。
大麻濃度增高已今非昔比 成癮健康危害大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指出,現今的大麻,已經和人們過去認知中的大麻不一樣了,大麻造成精神活性效應的主要成分是四氫大麻酚(即THC,tetrahydrocannabinol),其濃度在過去幾十年間大幅上升將近10倍以上。現今市面上的產品,因為種植與純化製程精進,THC濃度普遍已達20%至30%,濃縮製品甚至可高達90%以上,這意謂著其成癮性、情緒行為異常、以及健康風險大幅提升,早已今非昔比。且研究顯示,大麻絕對是具成癮性的物質。
短、長期使用都會造成精神傷害 思覺失調症風險增加
短期的大麻使用,會造成記憶力受損、運動協調和判斷力出問題、高劑量下甚至可能產生幻覺或妄想等精神病症狀;長期或重度使用,除了成癮之外,還會造成慢性支氣管炎、大腦功能改變、認知功能障礙(尤其25歲以下,腦部仍在發展的青少年與年輕人)、並與憂鬱症或躁鬱症的發病,有顯著關聯性。
丹麥研究也指出,大麻對「發生思覺失調症」的影響,從1972年只有2%,到2016年的8%提升了四倍,即現在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相比以前,有更高比例的發病與大麻使用有關係。另一篇加拿大研究發現,使用成癮物質而出現精神病到急診就醫的個案中,追蹤三年後,診斷為思覺失調的風險比率,大麻是84.9%,遠遠高於安非他命的22.3%。
破除「大麻天然無害」迷思 有相關困擾應速尋求專業諮詢
黃名琪院長表示,目前證據皆清楚顯示,大麻在生理、心理健康、懷孕與交通安全方面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因此應該對「大麻天然無害」這類迷思提高警覺,尤其是在青少年、孕婦與精神疾病高風險的族群,更應避免使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成立藥癮治療示範中心(ISTART),週一至週五早上皆有提供大麻成癮之相關諮詢與治療。若自己、或是身邊的家人朋友有相關的困擾,請盡速尋求醫療的協助,電話是02-27263141轉1282或1283,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專線0800-770-885。
【延伸閱讀】
大麻的雙面性:如何平衡成癮風險與醫療需求?
難治癲癇有救了! 首批大麻二酚CBD用藥近8成有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7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