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胸悶到呼吸困難 當心是「心臟型類澱粉沉積症」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77 歲林伯伯多年來胸悶、呼吸困難、體力下降,近期症狀加劇,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心臟型類澱粉沉積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郭志東醫師指出,這種疾病因心肌堆積澱粉樣蛋白,影響泵血功能,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恐導致心臟功能惡化。
什麼是心臟型類澱粉沉積症?
郭志東醫師說,該病由澱粉樣蛋白副產物在心肌中沉積形成,導致心臟組織增厚、失去彈性,屬於限制性心肌病變(又稱硬心症候群)。最常影響心臟的類型有兩種:輕鏈類澱粉沉積症(AL)及轉甲狀腺素類澱粉沉積症(ATTR),治療方式依類型不同,可能包括藥物、化療與幹細胞移植。
這些症狀需要警覺? 診斷方法報你知
症狀與心衰竭相似,包括呼吸急促、全身乏力、腿部水腫、心悸、頭暈等。有些患者會在心臟超音波中發現心室壁增厚與特異變化,此時需進一步檢查以確診。
郭志東醫師指出,確診流程通常包括:
- 血液與尿液檢查:檢測輕鏈濃度。
- 心臟核子醫學鎝掃描:注射顯影劑後,ATTR 會呈現「變亮」影像。
- 磁振造影與心臟組織切片:分析澱粉樣蛋白類型。
- 心電圖與其他實驗室檢查:輔助評估心臟狀況。
治療方式有哪些?
心臟型類澱粉沉積症無法逆轉,但可透過治療減緩病程與減輕心臟損害。常見作法包括:
- 心衰竭治療藥物:減輕心臟腫脹、控制心律不整。
- 心臟節律器:適用於嚴重心搏過緩患者。
- ATTR 類型:可使用穩定 TTR 蛋白藥物或抑制 TTR 基因療法,減少蛋白生成。
- AL 類型:化療或自體幹細胞移植可能是選擇。
【延伸閱讀】
手麻、板機指竟是「ATTR-CM心肌病變」!注意11症狀 現有藥可用已納健保
30歲少婦產後心肌病變瀕死關頭 人工心臟救回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9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