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體質很困擾?年輕男性居多、易誤診爲耳咽管異常

耳鳴體質很困擾?年輕男性居多、易誤診爲耳咽管異常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位三十一歲男性患者在秋天氣溫轉涼之後,長期的耳鳴又大聲許多,音量增加了三成以上。

他二十歲就來醫院看過初診。當時耳鳴大叫,吵到他忍不住說:「活得很沒有意義,真的很想自殺。台北的醫師我都找過了,也花了很多錢。請問醫師,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治療?我不求完全好,只求聲音變小一些,不然真的不知道怎麼活下去。」後來經過檢查診斷為耳咽管異常的生理性耳鳴,治療三個月後,他的症狀漸漸改善。

天氣變化、睡不好、太勞累 耳鳴就發作

但是這十年來,這些症狀反反覆覆在他身上出現,天氣變化、胃食道逆流、睡不好、身體太勞累時,耳鳴就會大作,每次持續時間最短十天,最長一個月;有時情況好轉了,過一陣子耳鳴又開始變大聲。他甚至動念想去接受咽鼓管的手術。每次發作時,他都是以使用鼻過敏噴劑和胃酸逆流的藥物,以及醫師的正面諮詢來度過難關。最近氣溫驟降引發耳鳴,他的父親耳鳴、暈眩突然發作,父子倆一起前來求醫。

我詳細詢問病史後,得知他的母親年輕時常常頭痛發作,他自己是從國中開始,每週頭痛,直到升上高中以後才減緩。最近頭痛一個月發作一次,有時持續一整天,嚴重時才吃止痛藥,但他已經習慣這種模式,求醫時從來沒提起頭痛的事。

耳鳴體質非三叉神經問題 是大腦過度負荷的善意提醒

這個年輕人是典型的「耳鳴體質」——高敏感大腦的重要分型,很年輕就開始耳鳴,容易被診斷為耳咽管異常,或是生理性耳鳴,甚至被說成神經質、神經病,令他們有苦難言。

這種耳鳴體質,以年輕男生居多(女生暈眩體質較多)。有些病例有頭痛病史或是家族史,因為此類高敏感大腦的基因變異群中,其大腦內建的程式遇見大腦高壓時選擇的釋放管道,並非大家熟知的三叉神經所誘發的頭痛,而是偏向以聽神經系統來釋放。臨床上,許多治療偏頭痛或暈眩的藥物,都對這種耳鳴體質的患者非常有用。

當大腦過度負荷時就會用耳鳴的釋放來提醒,但是耳鳴是善意的,是保護身體一種機制。當耳鳴變得大聲時,要趕快休息,讓大腦關機,並且尋求專家的治療。       

本文來源:《 耳鳴的腦內大革命》,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暈眩、聽障、耳鳴有解! 內耳疾病6大治療攻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