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喝酒狂歡?愛吃甜食又不愛動?醫提醒:不良習慣讓肝臟默默受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別再讓壞習慣悄悄傷肝而不自知!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黃士維院長提醒,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但它的「沉默特性」讓許多人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對肝臟的傷害。現代生活充滿各種「傷肝陷阱」,像是一到週末就狂喝酒、過量服用止痛藥、愛吃甜食卻少運動,肝臟可能就這樣默默受損。

醫列傷肝6因素 每天小酌怡情一樣不行!

黃士維院長也列出常見的6大常見傷肝因素,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護肝觀念:

1. 突然大量飲酒衝擊最大:
許多人都知道酗酒傷肝,卻以為「小酌怡情」無礙,但即使長期適量飲酒也會累積傷害,即使只是每天一杯紅酒或啤酒,肝臟仍需不斷代謝酒精。更危險的是「假日狂歡」模式,也就是平時不喝酒、週末卻大量飲酒,暴飲行為對肝臟的衝擊比每日少量飲酒更大,容易導致肝細胞過勞甚至壞死。

2. 藥物濫用成隱形殺手:
常見的止痛藥、感冒藥也可以傷肝。特別是含有乙醯胺酚的藥物,若長期過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毒性。黃院長指出,不少人因為頭痛、生理痛頻繁服藥,無意間讓肝臟受到傷害。

3. 病毒性肝炎仍是威脅:
即使疫苗已普及,B、C型肝炎在台灣仍是健康威脅!B肝帶原者需定期追蹤,且部分民眾不知自己是帶原者,肝臟可能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狀態。而C肝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肝細胞會慢慢遭破壞。黃院長提醒,現今已有抗病毒藥用於C肝治療,但前提是必須先發現,建議成年人應至少進行一次完整肝炎檢查。

4. 脂肪肝成現代人通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為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現代人容易忽略的肝臟殺手。現代人愛吃甜食、喝手搖飲料,加上久坐少動,肝臟就像海綿一樣慢慢被油脂「浸潤」。

5. 環境充斥生活毒素:
塑化劑、農藥殘留、空氣污染、化妝品及清潔劑中的化學成分,都需要靠肝臟解毒。黃院長指出,尤其是經常外食、使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或住在工業區附近的人,肝臟每天都在「超時加班」。雖然無法完全避免環境毒素,但可盡量減少不必要接觸,讓肝臟「喘息」。

6. 熬夜剝奪肝臟修復時間:
肝細胞再生主要發生在夜間深層睡眠時,長期熬夜會使肝臟失去自我修復的時間。黃士維院長提醒,熬夜族常少不了宵夜、咖啡或能量飲料,進一步增加肝臟負擔。科技業與服務業族群,則因輪班或加班作息不規律,肝指數異常比例也明顯偏高。

肝臟沒痛覺只能默默承受 醫籲:預防在於好好養肝!

黃士維院長強調,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是因為它沒有痛覺神經,受損時不會立刻讓人察覺。「預防永遠比治療來得簡單又有效」,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注意生活細節,才能讓肝臟有機會維持在最佳狀態。

【延伸閱讀】

脂肪肝炎如沉默炸彈 除了減重、吃藥更應從生活型態改善

肝硬化怎麼辦?配合飲食「這樣調整」控制症狀 醫:完全戒酒、別碰生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