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迎戰「世界消除子宮頸癌日」 篩檢下修至25歲+3措施升級防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的11月17日,是全球首次「世界消除子宮頸癌日」(World Cervical Cancer Elimination Day),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重視子宮頸癌防治之餘,台灣宣布全面升級子宮頸癌防治政策,也就是將子宮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 25 歲、並新增 35、45、65 歲 HPV 檢測,希望藉由更高敏感度的檢查工具,強化早期發現機制,打造從校園到高齡的「全齡防護網」。而此舉被視為台灣邁向「消除子宮頸癌世代」的重要里程碑,同時呼應 WHO 的全球倡議。

「疫苗+篩檢」雙軌並進 台灣子宮頸癌率降逾7成

台灣自1995年推動免費抹片檢查服務以來,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與死亡率已大幅下降,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自每十萬人 25.2 人降至 2022 年的 7.6 人,死亡率亦從 11 人降至 2.5 人,整體下降逾7成,整體降幅顯著。

專家指出,台灣的子宮頸癌防治之所以有這斐然的成果,主要來自「疫苗+篩檢」雙軌並進的防治策略。國民健康署自 2018 年推動國中女生 HPV 疫苗接種政策,完整接種率已達 90%,今年更擴大提供給國中男生,讓預防網更完整。

高齡族群成被忽略風險 65歲以上發生率為全齡2.4倍

儘管台灣防治成效亮眼,仍有高風險族群被忽略。根據調查發現,國內65 歲以上女性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為全齡的2.4倍,但篩檢率卻偏低。不少長者認為「年紀大就不會得癌症」或「沒有症狀不必檢查」,導致錯失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專家提醒,無論是否有性經驗、是否已停經,只要滿 25 歲就應定期篩檢;若有異常出血、分泌物增加或下腹痛,就該立即就醫。

全民提醒+社會支持 台灣邁向無癌未來

除了醫療政策配合,國民健康署也強調社會支持重要性。包括家人或朋友一句提醒、一同前往檢查,都有機會幫助女性遠離癌症威脅。每一次篩檢都是一層保護,每一位願意行動的人,都是邁向無癌未來的關鍵力量。

在首屆「世界消除子宮頸癌日」這天,台灣以制度升級、疫苗普及與全民意識提升,向「消除子宮頸癌」目標更邁進一步,國健署並呼籲全民關心身邊女性,共同打造安全的健康環境。

【延伸閱讀】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女性預防子宮頸癌必看! 疫苗接種+抹片一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