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為一家人-僑生同學專訪

我們成為一家人-僑生同學專訪

此篇專訪刊登於私立致用高中校刊「致用學苑」第98期,榮獲教育部主辦「114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校園刊物競賽」佳作

 

私立致用高中校於113學年度響應僑委會推動的「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用實施計畫」,前往東南亞地區招收就讀資訊科及烘焙科的僑生,共計120名同學。他們來自越南、柬埔寨、印尼、菲律賓及泰國,從113學年度起,成為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夥伴,晨昏相伴,共同成長。

在實習教室、操場、電梯間、福利社,甚至校園的每個轉角,你都可能遇見這些新加入的「新鮮人」。他們的到來,為致用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展現出一幅多元文化融合的美麗畫面,讓校園生活更顯精彩。這群僑生對全新的學習環境充滿好奇,每一天都在探索與適應,努力開啟嶄新的生活模式。身為致用的在地學生,我們對於這些遠道而來的新同學,內心也充滿了新鮮與期待。因此,在本期校刊中,編輯社特別專訪了多位僑生,希望能幫助大家更深入了解這些與我們共同學習、生活的夥伴。以下是我們的專訪內容:

潔霞來自越南胡志明市,舊稱西貢,是越南南部最大城市,也是全國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胡志明市保留了許多法國殖民時期的地標建築,其以優雅的歐洲風格吸引世界各國的遊客。

凱文是柬埔寨同學,他的家鄉是柬埔寨的首都金邊。金邊是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中心。金邊位於湄公河與巴薩河的交匯處,這座城市因其悠久的歷史、法式殖民建築與迅速現代化的城市面貌而聞名,被譽為「亞洲的珍珠」。

子彤來自菲律賓托萊多市,托萊多位於菲律賓宿務省的西海岸,面向塔尼昂海峽,是一個以工業和漁業為主的城市。托萊多市擁有迷人的自然景觀、豐富的資源,是宿務省的重要行政區。

妙智則是來自柬埔寨的馬德望。馬德望是柬埔寨第二大城市,當地盛產稻米、榴蓮和龍眼等熱帶水果以及魚類產品。相較金邊,馬德望的生活節奏較為悠閒,城市風貌顯得更加寧靜樸實。但當地由竹子製成的簡易鐵路交通工具-竹火車,是世界著名的觀光景點。

盈蓁來自被譽為『千島之國』的印尼,其成長的城市是位於印尼最西面蘇門答臘島上的棉蘭市,它是印尼第四大城市。棉蘭是蘇門答臘島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豐富的歷史、多元的文化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棉蘭以其獨特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Q:你們是經由什麼管道知道可以來台灣讀書?

凱文:我之前就知道台灣的科技發展非常先進,而我的興趣和專長在電腦資訊領域,我認為到台灣可以提升這方面的技能。剛好學校老師介紹了台灣提供僑生升學的機會,還有獎學金的支持,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此外,家人也十分認同並鼓勵我,因此我決定來台灣求學。

潔霞:我早就聽說台灣有建教合作的學制,不僅能攻讀學位,還提供實習機會,甚至有薪水可以支撐生活。當時正好有申請的管道,加上家人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我就來到台灣讀書了。

子彤:我的老師向我介紹了有關在台灣求學的獎學金資訊,出於家庭因素,我決定來到這裡,希望能為家人分擔一些責任。

Q:您覺得在這裡上課和你們的國家有什麼不同?

妙智:在台灣,學校的課外活動特別多,例如校外參訪、校外教學,以及各類競賽活動,讓校園生活非常豐富、精彩。在作息方面,我們國家沒有午休時間,也沒有像這裡有整潔和秩序比賽,更不用擔心因為這些事情而被扣分……。

盈蓁:在台灣,學校的學習環境非常注重秩序和效率,而且上課時間很長,在印尼我們只上半天課。但課外活動讓人感到新鮮有趣,校園生活非常充實。

Q:在學校這段時間,你們最難忘或有趣的經歷是什麼?

子彤:最難忘的是學校舉辦的公訓校外教學活動,我們國家並沒有類似的體驗,非常有趣且充滿挑戰。

凱文:我也覺得公訓活動特別好玩,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另外,學校的烤肉活動也讓我印象深刻,雖然當天天氣很熱,但大家一起烤肉、聊天,氣氛真的很棒。

Q:你們國語都說得很好,你們學華語幾年了?父母都是華人嗎?

妙智:我學華語差不多四年了,是在當地的中文學校學的。我的爺爺奶奶是華人,但我爸爸不會說華語,所以他希望我能學好中文,未來無論升學還是就業都更有優勢。

潔霞:我從6歲開始學中文,父母很支持,再加上我喜歡看華語戲劇節目和聽華語歌曲,平時用華語溝通、聊天已經沒什麼問題了。

Q:在台灣最難適應的事情是什麼?

子彤:對我來說最難適應的是語言,不可否認中文真的很難。上課時,有時候不能完全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但幸好同學們都很熱心,中文好的同學會幫我翻譯,讓我能跟上進度。

凱文:我覺得飲食部分比較難適應,台灣的口味較清淡,所以有些同學會自備醬料來增加風味。另外,中文字對我來說也很困難,說和溝通還算可以,但寫字的時候經常多一筆或少一劃的。

盈蓁:我覺得垃圾分類的規定非常嚴格,生活節奏也比較快,而且宿舍的浴室和廁所是分開的,這讓我們早上盥洗有些不方便。

Q:在你們國家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妙智:我們國家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為主。不過,我覺得台灣的宗教活動更加熱鬧,例如廟會繞境、進香活動和清醮等,規模非常壯觀。我們國家也有廟會,但沒有台灣這麼多樣化。

潔霞:我的國家大多數人也信仰佛教,我覺得台灣的宗教活動很有趣,參與其中的人都非常熱情,讓我大開眼界。

Q:平日下課後喜歡做什麼休閒或娛樂活動?

凱文:下課後我喜歡到操場跑步運動,假日則會去逛大甲夜市。台灣的夜市真的很熱鬧,有很多特色小吃,而且商品種類也非常豐富。

盈蓁:休閒時間,我喜歡看漫畫和聽華語歌曲,透過聽歌也能提升我的華語能力。

Q:你最喜歡的台灣食物是什麼?

妙智:我很喜歡台灣的水果,但不包括鳳梨和芒果,還有一款叫「巨峰葡萄吸凍飲」的飲料,真的非常好喝!

凱文:我最喜歡台灣的小吃是玉米蛋餅和炸香菇,最近還愛上了臭豆腐,味道真的很特別!

盈蓁:我也喜歡臭豆腐,另外牛肉麵和紅豆餅我也覺得很好吃。

Q:每天都會與家人聯絡嗎?最想念故鄉哪一點?

潔霞:我每天都會用視訊跟家人聊天,把在台灣遇到的新鮮事和他們分享。不過,我還是很想念家鄉,尤其是媽媽煮的家常菜,每一道都讓我特別懷念。

子彤:我也是每天和家人聯絡,分享一些在學校的生活點滴。我最想念的是家人以及家鄉的傳統節慶。

Q:高中學業完成後,計畫回到自己國家還是留在台灣?

凱文:我希望能繼續留在台灣讀大學,專注於資訊相關領域的學習,未來找到好工作,幫助家裡減輕經濟壓力。

盈蓁:我會在台灣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留在台灣或回國,但目前希望能多學習些技能,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藉由此次專訪,你是否對僑生同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這些同學離開距離台灣將近2000公里遠的家鄉,選擇來到致用求學,與我們一起學習、共同努力,這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而他們展現的奮發向上、勇於挑戰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與敬佩。他們的加入,不僅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也讓我們有機會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使致用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希望僑生同學能在致用得到最好的照顧及學習,讓這裡成為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同學相互砥礪、共同成長的理想場域,並引領每一位學子朝向國際化邁出更堅實的一步。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