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務委員會議聚焦全社會防衛韌性 總統盼國防攜手僑力守護臺灣
114年僑務委員會議10月20日舉辦隆重開幕典禮,總統賴清德親臨致意,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偕副委員長李姸慧、張良民、主任秘書榮幼娥及各處室主管出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僑務委員齊聚一堂,共商未來僑務發展方向。
賴總統肯定海外僑胞長年在僑居地積極發展事業、熱心參與公益,以實際行動展現臺灣精神,成為「臺灣之光」。接著,賴總統針對國人關心的民生議題進行報告。他指出,今年丹娜絲風災造成臺灣雲嘉南地區嚴重災情,中央政府特別設立「前進指揮所」輔導重建工作,並從速審核修繕補助與農損救助。而樺加沙颱風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中央政府也特別設立「前進總協調所」前進災區與地方政府密切協調,加上志工及國軍支援,讓多數災民在中秋節返家。
在經濟方面,賴總統指出,近年臺灣經濟持續穩健成長,今年第一季成長率達5.48%,第二季更高達8%;亞洲開發銀行更預測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5.31%,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展現臺灣產業的競爭力。他肯定,這不僅是國內企業的努力,海外臺商們的貢獻也不惶多讓。而政府也將讓經濟成果共享予全民,將持續推動教育補助、減稅及長照3.0等政策,積極回應青年就學、家庭照顧及高齡社會需求。
「和平要有理想,但不能幻想。」賴總統強調,和平不能依賴片面協議,發展國防建設才能守護國家安全,也成為產業創新的新動能。他表示,政府目標在2030年前將國防預算占GDP比例提升至5%,以確保臺灣在國際安全與經濟發展上並行前進;政府也將堅定守護2300萬國人的幸福生活,並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成為印太區域穩定與繁榮的積極力量。
徐佳青感謝賴總統特地蒞臨,展現政府對僑務工作的重視,她也感謝歷屆僑務委員及海外僑胞長年支持國家發展,在僑界無私貢獻智慧與力量,成為臺灣在海外最堅持的後盾。
「各位不只是中華民國公民,更是在世界展現臺灣價值的代理人!」回顧5年來走訪僑界,徐佳青分享,不論是在北美洲從事高科技領域的工程師,還是在歐洲推動文化的藝術家,抑或是在南美洲社區從事義診、慈善活動的僑胞們,都是臺灣最佳的形象大使。
今年僑務委員會議以「全社會防衛韌性」為研討主軸,並結合防詐展示專區,幫助僑務委員掌握最新資訊、強化風險防範能力。徐佳青期盼,透過教育宣導與社區實踐,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概念,保障海外僑胞的生命財產安全。她也強調,僑力被視為國家意識治理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僑界的參與是臺灣面對未來各種風險的重要戰略資源。
徐佳青也說明,僑委會近年積極運用數位工具,推動「智慧僑務」以提升服務效率與品質。同時,今年的僑務工作以「Move to Next Generation」為核心,透過海外青年文化大使(FASCA)、青年觀摩團、華語研習班及英語服務營等計畫,持續培養海外人才。她感謝賴總統同時在國內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提供臺灣青年以多元方式參與國際的機會。
最後,徐佳青再次感謝僑界長期支持與努力,她表示,僑委會將持續扮演橋梁角色,整合國內外資源,協助僑胞解決實際問題,也期待透過各方合作,讓臺灣與全球華人社群形成更緊密、穩固的連結。
開幕典禮後,由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以「全民總體防衛韌性」為題進行講座。以防災體系為例,他說明,政府正推動「防災士制度」,預計在2025年底達到10萬名具專業訓練的人力,並規劃建立368個鄉鎮市區防災協作中心,串聯志工與地方政府資源。同時內政部正建立動員機制,讓22萬名替代役備役役男成為基層防災支援力量,透過社區、NGO及地方公所的協作,使「全民防衛」不僅停留在口號,而是能在危機中實際發揮作用。
晚間舉辦立法院院長晚宴,院長韓國瑜借鏡19世紀「日不落國」的英國,讚嘆如今「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就有僑胞!」他也回顧疫情期間,當臺灣一度面臨防疫物資短缺時,海外僑界第一時間主動捐贈數百萬個口罩、呼吸器等物資,是臺灣最真摯且堅定的力量。他期盼,僑界持續秉持為家鄉著想、不分政治立場的團結精神,在世界各地繼續發光發熱。
來自澳洲雪梨的僑務委員代表熊強生表示,近年國際局勢變動劇烈,臺灣能獲得國際與民間的高度肯定絕非偶然,而是政府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成果。他感謝立法院與僑委會共同推動國家政策、匯集各界意見,讓臺灣在科技、經貿與創新等領域,持續保持競爭力。
隨後,韓院長與熊強生互贈紀念品,並在徐佳青的陪同下,逐桌向各位僑領們敬酒致意,感謝他們長年在海外為國家發聲與奉獻,也祝福所有委員返回僑居地平安順利,繼續維繫對家鄉的深厚連結。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