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勢在必行!六大洲僑臺商聚焦永續實踐

面對全球永續浪潮與淨零轉型趨勢,「循環經濟」已成為企業創新與競爭力的關鍵。為協助海外僑臺商掌握綠色經濟發展方向,僑務委員會10月27日起舉辦一連5天的「2025僑臺商循環經濟研習班」,委員長徐佳青於結業式後蒞臨午宴,與來自12國、25位學員共話研習成果與永續經營經驗。

徐佳青指出,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臺灣在循環經濟的推動上已有長足進展,從國家政策、大型企業的產業轉型,到民間團體與社會企業推動資源再生與再利用,都反映出臺灣社會對循環經濟的具體實踐。她並指出,因臺灣土地有限、資源珍貴,臺商若能及早培養珍惜、再利用的習慣與意識,便能在永續發展的浪潮中走在前端。

「政府將持續扮演引導與制度建構的角色,推動資源再利用、廢棄物減量與再生能源的發展,將創新技術與綠色思維落實於日常生活與產業鏈之中。」徐佳青期勉此次研習班學員將課程所學帶回僑居地,成為推動循環經濟的種子力量,促進僑臺產業交流,共同為全球永續與環境保護貢獻心力。

本次研習班綜合座談由僑委會僑商處處長游凱全主持,並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院長林金賢及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與談。

林金賢指出,國立中興大學設有全亞洲唯一設有「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這次承辦研習班整合了校內專業師資與實務案例,結合理論與實務,並推動跨領域的永續發展研究,期盼打造資源整合的平臺,讓學員能將所學帶回僑居地,成為循環經濟的實踐者與推廣者,共同促進國際間的產學合作與永續連結。

「循環經濟不是選項,而是必然(must)。」黃育徵表示,線性經濟模式正加速各國的環境破壞,造成城鄉差距擴大與醫療支出的上升;其中高達三成的醫療費用,正是源於環境污染成本,反映出背後潛藏的結構性危機。他強調,舊有的商業模式終將被時代淘汰,唯有投入創新與永續的新商業模式,才能真正創造長遠價值。

來自美國的學員長彭慰黎表示,本次研習班學員遍及全球,足見僑臺商對循環經濟議題的重視,她感謝中興大學專業師資團隊帶來紮實且具啟發性的內容,讓學員深刻體會到循環經濟並非單一產業的趨勢,而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來自荷蘭的副學員長曾仲殷僑務委員則分享,從僑務委員會議到循環經濟研習,深刻感受到僑委會的創新與轉變;他也呼籲僑臺商應跳脫傳統線性經濟思維,從個人、家庭、企業著手,實踐循環經濟精神,成為推動ESG與碳排管理的種子,為下一代共同打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