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全面顧plus,135億啟動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 媽咪「醫」同行,母親節感恩醫療團隊守護健康
衛生福利部今(8)日發表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強調對兒童成長連續性與健康照護全面性的重視,未來四年將挹注135億經費,擴大照護年齡層並整合兒童預防醫療與特殊發展需求,並且114年起推動「全齡照護plus」、「預防照護plus」、「特殊發展plus」等三大升級方案。值此母親節前夕,衛福部特別發表多項兒童健康政策,並偕同國家衛生研究院、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等聯袂發表「幼兒專責醫師專屬Logo」與「優化兒童醫療照護」母親節感恩卡。現場亦有受惠病童與幼兒家庭以感恩卡與康乃馨,感謝幼兒專責醫師、兒童醫療照護團隊的健康守護,有如孩子的「另一個媽咪」。衛福部期許兒童醫療照護網絡能成為全國母親的堅強後盾,守護寶貝健康「醫」同行!
兒童醫療照護三個plus,加強全齡照護、預防照護、特殊發展
114年為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的啟動年,衛福部推動兒童醫療照護三個plus,以全齡照護、預防照護、特殊發展等面向,為加強兒童醫療照護的升級優化。推出包括「全齡兒童重症轉運團隊計畫」、「口腔親善之家照護模式」、「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兒童(青少年)心智病房」、「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等多項政策。
114年起全國8家核心醫院將逐步由新生兒外接團隊發展為全齡兒童重症轉運團隊,達成全國各區全齡重症兒童的轉運。加強預防醫療與兒童口腔健康意識,衛福部也啟動「口腔親善之家照護模式」,預計投入約6,820萬獎勵醫療院所收案管理、居家訪視等。針對特殊發展需求,衛福部以全齡兒童到青少年銜接為目標,114年投入約3,160萬推動「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提供特需兒少早期視力篩檢與進階式視覺復能服務。「兒童(青少年)心智病房計畫」投入約6,590萬,以加強兒童精神醫療照護服務。此外,原住民族地區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今年起擴大補助對象至山地原住民族地區非原住民籍孕產婦,每次補助約200至1,000元。
台灣兒童齲齒率高出WHO標準,特殊兒童低視覺風險高十倍,兒童精神醫療與成人混治問題堪慮
根據107年國民口腔健康狀況調查,我國兒童齲齒率於3歲開始快速上升,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65.43%。113年調查顯示6歲以下兒童21.9%有早發性兒童齲齒、16.2%有嚴重性早發性兒童齲齒,顯見兒童口腔健康在近幾年的努力下已有改善,但相較於114年WHO訂定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應低於10%,仍高出標準。衛福部「口腔親善之家照護模式」因應啟動,將以母嬰親善醫院且設有兒童牙科的醫院建立示範醫院與跨專業執行團隊試辦,預期至116年接受追蹤未滿3歲兒童塗氟及牙科就診率可提升至70%。
此外,研究顯示心智障礙或多重障礙兒童比一般兒童低視覺比例約高出十倍,更需及早評估視力與發現問題。衛福部「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以建立友善且個別化的視覺照護模式為核心,協助特需兒少提升視覺功能,促進學習表現與日常生活適應能力。目前共有8家醫院參與,涵蓋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桃園市、臺中市及高雄市等,預計服務約1,280位特需兒少。
在兒童精神醫療照護方面,因多數兒童(青少年)與成人精神病人仍為混合收治狀態,無法依其年齡及診斷提供適切治療。為確保兒少享有精神醫療照護服務的權利,衛福部「兒童(青少年)心智病房計畫」補助臺大醫院兒童醫院設置全台第一家兒童(青少年)心智病房,將於今年動工,未來也將在全國北、中、南三地陸續佈建。
與28萬母親、家長「醫」同行,幼兒專責醫師專屬識別logo啟用
目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全國佈建率已高達98%,截至114年3月止,已收案28萬4,545位幼兒,幼兒專責醫師共計2,521位。為加強協助民眾辨識、凝聚醫護人員共識,衛福部特別於母親節前夕發表幼兒專責醫師專屬識別Logo,期許幼兒專責醫師與兒童醫療照護陪伴全國母親、家長「醫」同行,持續成為寶貝健康的堅強的後盾。來自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李忠興醫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朱世明部長,也分享幼兒專責醫師與媽咪「醫」同行的心路故事。醫師團隊也在康乃馨的環繞下,與媽媽們共渡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