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勇敢發聲,打破偏見—— 《偏見眼鏡行》響應臺灣女孩日,全臺巡演!
為響應每年10月11日「臺灣女孩日」核心精神—「重視女孩、投資女孩」,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今(114)年攜手思樂樂劇團,辦理《偏見眼鏡行》教育劇場全臺巡演,透過創新戲劇教育模式,引導青少年認識性別偏見、勇敢表達,打造友善多元的成長環境。
本次巡演以「女孩勇敢發聲,打破偏見」為主題,自9月2日起於桃園建國國中起跑,陸續走訪彰化、臺北、南投、基隆、臺南、高雄、嘉義及臺東等地,深入校園與在地社群,在北中南東等地區舉辦共10場戲劇互動工作坊。以結合戲劇演出與觀眾互動的教育劇場(Theatre-in-Education, TiE),引導學生介入劇情,從角色立場思考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偏見,練習正向溝通與回應,開啟多元觀點與對話的能力。
劇情設計貼近校園現實,兒少熱烈參與互動
《偏見眼鏡行》故事主角為國中女孩「思思」,在是否參加《新世代媽媽影片大賞》的過程中,面對來自同儕、師長與社會的各種偏見壓力。觀眾將與她一同經歷掙扎與選擇,並透過神秘眼鏡行老闆的引導,與角色共同面對刻板印象背後的價值衝突,找出屬於自己的解答。
演出結合現場討論與觀眾參與,讓學生從被動接收轉為主動思辨。巡演過程中,有體育班學生自信展現肢體,也能深入談論運動訓練與身體界限的議題;亦有學生從原本想「嗆爆老師」的對抗情緒,轉化為理性探討師生互動與語言暴力的反思,甚至提出「可以拍攝思思與媽媽相處的影片」作為替代方案,展現批判思考與創造力。
全程觀看演出的臺北市民生國中校長表示:「學生有時候不知道怎麼說出想法,這個活動幫助他們看清問題,也能在劇團引導下把話說清楚,是很難得、很棒的經驗。」現場老師則肯定:「當學生吵鬧或起鬨時,用表演與互動把學生帶回討論重點,能從表面衝突轉為深入思辨,開啟更多可能。」
本次活動更獲得參與學生們熱情的回饋:「謝謝你們帶給我們那麼精彩的活動,也讓我們知道更多性別偏見的事」、「你先是你自己,才是社會中的其他角色」、「看到同學上台演出很興奮,也更能投入討論,一起想解決的辦法」。這些回饋顯示,教育劇場不僅讓學生理解何謂偏見與歧視,更讓他們在實際討論中練習「如何發聲」,進而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行動力。
邀請各界共同關注女孩權益,為未來創造改變的力量
社會及家庭署強調,青少年正值價值觀養成階段,透過戲劇教育能在安全情境中,引導兒少及師長看見潛藏在日常生活、語言或行為中的刻板印象,進而打破偏見的框架,陪伴每位青少年勇敢發聲,突破限制。性別平權是關乎全民共同的議題,今年度的活動不僅是女孩的舞台,更邀請所有性別的學生及師長共同參與,練習思辨、學會理解,攜手建構更友善的社會氛圍。
本次巡演活動成果,將於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官方網站及思樂樂FB平台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Comment ( 0 )
Trackbacks are closed.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