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圖臺灣學系列講座 探索臺灣媽祖信仰的源流與變遷

國臺圖臺灣學系列講座 探索臺灣媽祖信仰的源流與變遷

%E5%BC%B5%E7%8F%A3%E7%A0%94%E7%A9%B6%E5%93%A1%E8%88%87%E7%8F%BE%E5%A0%B4%E8%81%BD%E7%9C%BE%E4%BA%A4%E6%B5%81%E5%90%88%E5%BD%B1【記者王懷文/新北報導】
國立臺灣圖書館二十三日表示,為推廣臺灣學日前剛舉辦「臺灣學系列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張珣研究員,以「瘋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的源流、發展與變遷」為題,帶領民眾一同深入探索臺灣媽祖信仰的源流與變遷。進入現代,媽祖信仰融入政治、經濟、環保與教育領域,展現高度彈性與社會參與力。

媽祖信仰源自福建湄洲,融合儒、釋、道三教精神,自宋代以來歷經千年傳承,成為全球華人社群的重要信仰。根據張研究員表示,媽祖不僅是海上守護神,更是少數女性成神後受萬民敬仰的案例,展現深厚文化底蘊與女性主義意涵。

張研究員提到歷代政權重視媽祖信仰,其神蹟與宋金戰爭、元代運河開鑿、鄭和下西洋、施琅攻臺等歷史事件緊密相連,並屢獲皇帝加封,最終納入國家祀典。信仰也隨海上貿易擴展至東南亞,成為華人文化交流重要橋樑。

在臺灣,媽祖信仰自明清時期傳入,迅速成為守護神,廟宇遍布全臺。張研究員指出,臺灣媽祖信仰發展出「蜘蛛網型」與「系譜型」兩種傳播模式,進香儀式如「回娘家」,不僅強化香火關係,也體現人倫價值與區域連結。2009年聯合國更將其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肯定其普世價值,媽祖信仰不僅是宗教崇拜,亦是臺灣社會文化縮影,持續賦予人民心靈力量。%E8%AC%9B%E5%BA%A7%E7%8F%BE%E5%A0%B4%E8%81%BD%E7%9C%BE%E5%B0%88%E6%B3%A8%E8%81%86%E8%81%BD

原始新聞來源 國臺圖臺灣學系列講座 探索臺灣媽祖信仰的源流與變遷 臺灣郵報.

Related posts

  • Comment ( 0 )

  • Trackbacks are closed.

  1. No comments yet.